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VIP免费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_第1页
1/3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_第2页
2/3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_第3页
3/3
林西镇寄宿制小学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浅谈课程与教学的再造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耿文超此文发表于《人民教育》2015年第4期“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是“以生为本”的课程观。何为小?教师少教也;何为大?学生多做也。小大之辩,多少之分,一字之别,万般不同。知识只有成为整体时,才会显示其生命力传统的教学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于过度程式化的分析,知识赖以产生、存在及发展的整体性被破坏和拆解了。教师就知识点讲解知识点的做法,使得学生无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无法构建思维体系,无法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于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一讲,立刻就会;学生一做,马上出错。原因就在于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本着尊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原则,我们对部分学科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再造。以语文学科为例,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课程内容改革。重新整合课程内容。高一年级从一入学就打破了教材固有顺序,有所取舍,结合课外阅读,形成了“主题阅读”模式。主题阅读以作家和文体为主线,将三年的阅读教学任务进行了整体规划。新的规划共分为三十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例如,“屈原专题”将必修教材中的《离骚》《屈原列传》和课外的《渔父》三篇文体不一,但主题相近的文章进行了对比阅读。此外,还选取了选修教材中的《报任安书》,比较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生死观。最后还有课外助读篇目,如鲍鹏山的《无路可走》、张曼菱的《择生与择死》、杜鸿的《拜谒屈原祠》等。强调认知内容的整体性。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不再将字词教学、文义理解、内容解读、艺术特色、情感体悟等进行单独教学,而是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小组交流和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立体推进,注重学生的自我感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对一类文章的整理领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例如,学习“庄子专题”中的《逍遥游》一文,首先引导学生查阅大量有关庄子的资料;然后引导学生一边读文章,一边查阅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一边揣摩作者的情感,一边领悟写作的妙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展示阅读感悟。如此,学生就能形成对《逍遥游》这篇文章,甚至对庄子这个人整体的认知。学习方式的再造。近几年,我们开展了“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开展的研究性阅读更加注重阅读的开放性、整合性、自主性、互动性和过程性,更加重视学生感性层面的阅读,重视培养学生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实验“逼迫”教师把语文学习的时间、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读书、背书,有时间思考、鉴赏,有时间运用、探究。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和探究,定期举行阅读交流和展评活动。每位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的阅读随笔集《悦读阅美》,部分学生还形成了自己的论文集《且行且思》。学校为展示广大师生的研究成果,专门开设了“渔洋讲坛”,每周由部分老师和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此举有效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极大激发了广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林西镇寄宿制小学郭思乐教授说“整体的知识是有灵魂的。”的确,学生只有整体把握了知识,才能发现知识的奥秘,领悟学习的真谛,获得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课程内容的再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课堂模式再造,提高课堂效率精彩纷呈。我们教育的方法论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我们学校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探索了各学科的课堂基本模式,基本形成了“前置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归纳升华”四环节课堂教学流程。我们将教师教案与学生学案有机融合,形成了切合学生实际并独具特色的“教学案一体化”。“前置学习”环节强调“简单”“根本”和“开放”,提倡和鼓励学生在前置环节大胆质疑,勇于设问。“合作探究”环节注重合作学习的效率,摒弃“假合作、伪讨论”现象,防止“后进生迷失”,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制定科学详细的考核考评机制,促进小组健康发展。“展示点拨”环节特别强调“展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展示的主要目的是激活其他同学的思维,启发他们思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