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巳(教师版)VIP免费

上巳(教师版)_第1页
1/5
上巳(教师版)_第2页
2/5
上巳(教师版)_第3页
3/5
上巳【节日文化】上巳始于周朝,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①,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亦名元巳、三巳、除巳、上除等。远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注意到三月时令,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摇动”②,人容易患病,人们成群结队去水边祭祀,并用浸泡过药草的水沐浴,认为这样做可祓③除疾病和不祥。史书称这种祭仪为“禊”④或“祓禊”。到了魏晋时代,上巳节逐渐演化为皇室贵胄、王公大臣、文人雅士临水宴饮(称曲水宴)的节日,并由此而派生出上巳节的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要算王羲之与其友在会稽举行的兰亭之会了。这一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饮酒赋诗,论文赏景,留下千古佳话。与“曲水流觞”类似,古时上巳节这天还有“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绛枣”的习俗,即把煮熟的鸡蛋或红枣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拾到者食之。到了“唐代,上巳这一古老节日表现出更多彩的形式和更深刻的内容,除了发展前代宫廷宴饮和文人集会外,另有泛舟、竞渡、赏花等踏青游春活动。加之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之前,因而,上巳日曲江还有一项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的活动,就是新科进士的庆祝宴会——曲江大会。古老雅致的节日、美丽的曲江风景、志得意满的新科进士,相得益彰,使上巳节更加热闹非凡。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由于上巳日和轩辕黄帝诞辰是同一天,近年来不少专家积极倡议将夏历三月三日同时设为“中华圣诞节”,以扩大黄帝文化和上巳节的影响。广西壮族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人民赶歌圩,搭歌棚,办歌会。青年男女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另有抢花炮、演壮剧、舞龙舞狮、斗牛等活动。关于壮族“三月三”歌圩的由来,有好几种传说:一说,古老相传唱歌可以乐神,可以消灾除难,求得风调雨顺。二说,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他们很会唱山歌,谈情说爱都是用山歌来表达,但遭家人反对,不能结为夫妻,便双双殉情。青年们为了纪念这对坚贞的情侣,每年在他们殉情的日子,聚集起来唱山歌,并逐渐形成三月三歌圩。三说,古时候有一位会唱歌的壮族老人“赛歌择婿”,为美貌贤淑的女儿挑选勤劳善良、会唱歌的对象。十里八①中国农历的天干地支纪日法。巳日一共有五个: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②《风俗通义·祀典》云:春者,蠢也,蠢蠢摇动也。③祓[fú]古代用斋戒沐浴等方法除灾求福,亦泛指扫除。④禊[xì]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乡的青年都闻声而来,对歌求婚,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会。四说,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歌节,也是壮族祭祖扫墓节。那一天,桂西崇左、百色等地区的壮族同胞各家各户都举行隆重的祭祖扫墓活动。在远方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乡参与家族的扫墓祭祀活动,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多同族人相聚的日子。在壮族流传了千百年的《嘹歌》中有《三月歌·蒸黑饭拜山》唱道:“三月逢初三,家家蒸黑饭,分我一二团,拿去拜坟山。”这便是壮族三月三扫墓习俗的记录。“黑饭”指的是五色糯米饭,它是壮乡人们在三月三这天祭祖中必不可少的祭品。2013年12月16日,广西区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历“三月三”放假的建议。自此,农历三月三正式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传统节日。【地区差异】在江苏省有在三月三逛庙会的习俗,每逢三月三,各种小商贩就会在街上摆起摊位,一眼望去就像是一条长龙,这也是全年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上巳(教师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