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当前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探讨VIP免费

对当前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1页
1/3
对当前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2页
2/3
对当前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3页
3/3
对当前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探讨何静坤(增城市增江街第二小学)【前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试行之后,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同时也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困惑。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教学改革;小学体育;健康课程;素质教育【作者简介】何静坤(1979.3),女,河北唐山市人,汕头大学2003年法律系本科毕业,联系电话:13809289667,邮箱地址:hjkflysnow@163.com2001年9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大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开始在全国实施,在部分地区开始试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此外,《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可以说《课程标准》是面向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一部纲领性文件。但是,《课程标准》主要构建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而对完成课程目标的内容只是提出一个大体的范围和建议,却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的主要指导思想,不规定具体学习内容,可给各校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但是这个选择的余地似乎太大,我们体育教师上课究竟应该教什么,学生学些什么似乎有所困惑。一、体育教师的两难情况以往的教学大纲规定了各个年级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体育课上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与动作,然后指导学生练习,最后进行考核、测验,给出学生的成绩,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有它的局限性,它强调竞技项目和运动技术的教学,不太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但是它比较具体,让教师知道体育课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毋庸置疑,《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思想和目标体系都是切合当前我国中小学实际的,今后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定要围绕《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去做。但在目前,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的操作办法让体育教师知道在体育课上该如何去做,课上到底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书就是一个教学计划,每一学年的教学内容和时数分配一目了然,便于教师操作。另外还详细阐述了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评价与成绩考核,各项教材的教学目标和组织教法,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各项实践教材的具体内容。根据有关专家的观点,这样的规定不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还没有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高度,因而在全面实行《课程标准》的要求之前,有必要让体育教师明确体育课上到底应该做什么。二、小学体育课的主要任务在体育课上,通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才能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才会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只有参加体育活动,才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体育健身方法。这两个方面,可以涵盖《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的所有方面。《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方面。经常参与游戏比赛,学生就会逐步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学生便逐步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游戏比赛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的过程。通过运动技能的传习,使学生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通过游戏与竞赛等体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体质。三、体育与健康的真正内涵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必修课程。增进健康有多种手段,本课程主要以体育的实践活动作为增进健康的手段。本课程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一门活动性的课程,它必需通过参与游戏或竞赛等体育活动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当中。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贯穿在小学的生活课、科学课和体育课等课程上,原来体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当前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探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