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阶段思想进程马克思思想进程中有没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以往人们大多持否定态度。人们一般都承认马克思是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从黑格尔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但又认为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不是转向旧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是转向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这就是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的“两阶段一转变”说。当我们进行仔细的研究后,发现这一看法不符合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历史事实。因为从实际情况看,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还不是立即形成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而是有一个崇拜、信仰、迷信费尔巴哈的时期,然后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才创立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他的创始人那里是经过两次转变才完成的。本文就确认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及其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重要意义谈一些认识,并以此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一、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时间是在1843—1844年。确认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1.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态度由于对马克思1843—1844年间的哲学观点的性质本身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从我们的理解出发来证明马克思思想进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或者别人从他们的理解出发否认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实际上难免形成循环论证。因此,我们必须从公认的前提出发加以证明。这个前提就是当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如果马克思此时已经把自己的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区别开来,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批判,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诞生,马克思思想进程中并没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如果马克思此时还不批评费尔巴哈,反而崇拜、迷信、信仰费尔巴哈,那就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处在母体内的发育阶段,第1页共9页即“费尔巴哈派”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没有正式形成。下面我们就来看马克思1843—1844年间对费尔巴哈的态度。马克思是在1843年初转向费尔巴哈而批判黑格尔哲学的。1843年3月初给卢格的信是这一转向的第一个证据。接着,马克思在两年中写了一系列著作,主要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与恩格斯合著)等。马克思在最初转向费尔巴哈时有一个批判性的保留:“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这就是: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关心政治。”(p442)除此而外,马克思在这两年中再也没有批评过费尔巴哈,而是对费尔巴哈表现出崇高的敬意,进行热烈的颂扬,给予高度的评价,把费尔巴哈思想当作一面旗帜高举,对费尔巴哈的态度达到了如马克思后来回忆所说的“迷信”的程度。在最初的一些著作中,马克思已经运用费尔巴哈的“颠倒”的方法和人本主义思想来分析现实历史问题,表现出受费尔巴哈的强烈影响,但对费尔巴哈进行直接的热烈的赞颂,则主要表现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和给费尔巴哈的一封信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到。“整个实证的批判,从而德国人对国民经济学的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p4)“只是从费尔巴哈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费尔巴哈成就的伟大以及他把这种成就贡献给世界时所表现的那种谦虚的纯朴,同批判所持的相反的态度恰成惊人的对照。”(pp114-115)1844年8月11日,马克思在给费尔巴哈的信中说。“我乘此机会冒昧地给您寄上一篇我写的文章,……我并不认为这篇文章有特殊意义,但我能有机会表示我对您的极崇高的敬意和爱戴(请允许我用这个字眼),我感到高兴。您的两部著作《未来哲学》和《信仰的本质》,尽管篇幅不大,但它们的意第2页共9页义,却无论如何要超过目前德国的全部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您(我不知道是否有意地)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而共产主义者也就立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