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何小玲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荷花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引用、借代一、比喻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易懂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特点:三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两个事物有相似点比喻词但是本质不同月亮像个玉盘本体喻体我还会!一、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甲像乙本体+喻体+比喻词好像、像、仿佛、似、宛如......月亮像个白玉盘•暗喻:甲是乙本体+喻体+比喻词是、变成、构成........鹅毛般的雪花从天空中落下来。这美丽的山山水水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借喻:甲代乙喻体我们走进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里。天空中银盘高挂。一、比喻作用:使事物生动形象,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说出下列句子的具体作用:鹅毛般的雪花从天空中落下来。这美丽的山山水水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小试牛刀:他长得像他爸爸。小明是奶奶的掌上明珠。他还是像过去一样爱打篮球。一个麦穗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他好像出去了。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山东有很多特产像花生、大枣、木耳等。二、拟人•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来欢乐的舞蹈,有时候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树上的小鸟在高声歌唱。樱花舒展了笑脸。作用:描绘生动形象,感情色彩鲜明,表意更加丰富。定义: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事物人的感情、动作神态等。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拟人句中有人的思想、行为、情感。是直接用人来写的。•比喻中注重两者的相似性。•比喻的喻体是确定的,拟人的拟体是虚指的。•我来分一分~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打扮自己。三、夸张定义: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大或者缩小。【扩大、缩小、超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教室里静得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这地方只有巴掌大•妈妈在炒了一大桌的菜,我馋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语言更加生动。四、对比•定义:把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比较。花生长在地下,不像苹果那样高挂枝头。苹果比李子更甜。作用: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比喻:生动形象、渲染氛围拟人:生动形象、表意丰富夸张:突出特征、语言生动对比:好的更好,坏的更坏五、排比•定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他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让你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想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在倒下来.增强语势、加强文章的节奏感,更利于表达情感六、设问•定义: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他的成绩为什么会进步?当然是因为他勤奋努力。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七、反问•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意在言中】•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操心吗?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八、反复•定义: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坚持!坚持!胜利就在前方。强烈的表达某种感情。反问和设问的区分设问是有问有答,不表示明确的肯定或者否定。反问是作者提出问题,表示明确的肯定或者否定。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下雨了,难道你不应该打把伞吗?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难道我们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母亲吗?05/07/06/08/反复设问反问排比九、对偶•定义: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十、引用•定义:引用成语、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