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本单元主要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线索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线索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都是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第30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背景(1)二战后期,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秩序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2)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亟待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3)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2.召开: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3.内容: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4.意义:《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标志。1.确立: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正式成立。2.宗旨(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2)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3.特征(1)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2)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4.影响(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2)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从而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3)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苏联没有参加任何战后贸易谈判,其国际商业活动主要限于其东欧卫星国集团。——(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核心论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动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了有利于自由贸易的国际贸易准则;造成了世界市场的分裂,推动并强化了美苏冷战1.原因(1)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是1929年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2)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有利于其商品输出。2.建立: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3.宗旨: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4.影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2.评价(1)在三大支柱中,美国拥有特殊地位,确立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2)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形象理解】美元的中心地位信息提取: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他会员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特别提醒】“布雷顿森林体系”不等同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