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下民宿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热潮,其中民宿作为乡村旅行的一种发展形式更是备受欢迎,其以一种区别于传统宾馆、酒店的非标准住宿形式的存在成为人们的居住首选。本文主要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下民宿的现状及其在发展过程遇到的瓶颈进行了概述,同时对莫干山民宿进行解析,也提出了民宿的发展对策。关键词:乡村旅游民宿转型升级前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感受和精神需求,休闲旅游方式的也在发生转变,不再一味寻求规范化的城市旅游服务,选择回归自然、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乡村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乡村旅游是指依托乡村的自然景观、优美环境、传统文化等地方特色,在农、林、牧、渔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大力发展乡村全域旅游综合发展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特色不鲜明、整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上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发展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切实解决。一.民宿概况1.民宿定义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1其根据不同地域各自所具有的人文气息、风俗习惯、环境特点等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住宿形式,带给游客回归自然的切身感受。2.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我国民宿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年以前--起步阶段,当时只提供简单的住宿和餐饮,且数量不多。第二阶段:2007年至今--发展阶段,该阶段民宿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尤其在南方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已初具12001年12月2日台湾《民宿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模,装修独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周到且极具当地文化特色,质量和数量在整体上均有提升。据统计分析截止2017年10月,大陆客栈民宿总数高达40000多家,其中云南民宿客栈数量占据全国第一名,浙江和北京分别位列第二、第三。2017年中国在线民宿预订交易规模突破100亿元,预测2018年,民宿线上交易规模将接近200亿。目前民宿大多分布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其中以上饶的婺源、湖州的德清为乡村旅游代表的民宿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自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后,我国各级政府更加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力求还原乡村本真生活状态。加之近年的各项旅游政策中,均提到鼓励开发特色民宿,因此民宿将得到更长足的发展。3.民宿的特征民宿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很好的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我国乡村旅游景点众多,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人文和生态资源,因此民宿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1)风格独特。大多民宿由原有民居改造而成,改造过程中由于受地方特色文化、环境、习俗以及经营者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在选址、建筑风格、规模、体量等方面均有差异,从而呈现多样化的民宿。如古镇上老宅改建的民宿建筑风格偏古典;城市周边民宿偏现代、简约。(2)传承性。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民宿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其转型升级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和保护传统文化。通过吃、住、行等旅行体验,不仅能让游客放松心情、切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美食等文化而且也达到了发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目的。(3)观赏性、体验性、价值性并重。一幢民宿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不同民宿在空间、装饰等方面均有各自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观赏性。由于其地域性的不同,往往会给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加之部分民宿由于其历史性、文化性的特征,也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生态环境和生活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其独特的发展方式不仅完整的保留和弘扬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而且对乡村进行了科学的整体规划,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朝着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迈了一大步。4.民宿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中遇到的瓶颈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会为人们提高更高质量的服务,也会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民宿旅游是有别于农家乐且质量较高、更为纯粹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其发展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