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一、[学习目标]:快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1')1、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2、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3、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二、〔重点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认识到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三、〔课前导学〕:请看课本自学,将下列“知识结构”中要求的知识点提炼出并填写在空白处。(10')元末发生大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朝的建立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明地方:废_____________,设___________________朝明太祖的措施中央:废_____________,撤_______________,权分__________。君设_______________,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察。权上台----“靖难之役”,朱棣打败_____________帝,称帝。加___________年,迁都_________,以加强对_____________的控制。强明成祖的措施继续执行________________政策。增设特务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四、〔教学过程〕:(24')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教师针对本节重点、难点知识提出如下问题。(7')①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②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③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①明朝是怎样强化君主集权的?它的强化说明了什么问题?②八股取士产生了怎样的危害?③秦、元、明是怎样加强对地方和中央管辖的?五、〔课堂小结〕:(2')先请同学在小组内总结,后老师通过板书或知识网络结构进行小结: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8')(一)单选题1、1368年,朱元璋称皇帝,建立明朝是在()A、应天B、大都C、北平D、北京2、明太祖授权下列那一机构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A、三司B、锦衣卫C、军机处D、六部3、明朝科举制选拔官员所做“八股文”的依据是()A、三纲五常B、三从四德C、四史四书D、四书五经4、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5、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B、废行省,设三司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6、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突出表现是()A、废行省,设三司B、废丞相,设六部C、设厂卫等特务机构D、设立殿阁大学士7、明太祖为加强中央权力,在地方()A、废行省,设三司B、废丞相,设六部C、建立锦衣卫D、执行削藩政策8、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根本目的是()A、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B、维护地主阶级统治C、抵抗外来势力入侵D、完善君主专制政体9、明朝的东厂厂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称。这表明A.东厂厂公只对皇帝负责B.东厂是明朝的司法机关C.东厂常用刑具有18套D.东厂厂公导致明朝灭亡(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请回答:(1)、八股取士开始于哪一朝代?其目的是什么?(2)、八股取士有何危害?(3)、材料中提到的另一事件是什么?七、〔课后复习〕:阅读下列材料:明朝洪武(明太祖的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生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些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