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学困生的化学教学的探讨南宁市第十中学蒙丽摘要:探讨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出现困难的原因及教学策略。关键词:高中化学;学困生;教学策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化学,化学正日益成为本世纪的中心学科。然而,反应到我们的中学化学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却成了让部分学生头痛的繁多的符号、枯燥的方程式、没完没了的计算……我们的化学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如此诱人的化学世界却让部分同学望而却步或冷漠以待?成为化学学习的困难生?因此,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成了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最迫切想探讨的问题,下面就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教学谈一些笔者的体会,供同行探讨。1、探究高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高中是化学学习的关键时期,但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不少学生在初中是学习化学的佼佼者,但在高中阶段却落伍了,而有的基础本来就薄弱的学生,差距就更大了,造成化学学困生数量的增大。通过认真对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因素进行探究,我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1.1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基础薄弱,表现在低年级时的探究能力培养不够,往往在探究过程中提不出问题,基本技能不足或遭遇挫折后中途退出等一系列的现象。1.2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又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同时,辅导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的减少,这对高中生是个挑战者。1.3化学语言抽象程度突变产生畏难情绪根据初中学生认知结构特点和思维能力的层次,初中化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述,并且学生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作基础,高中化学一下子接触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电子云等抽象的化学语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能适应,觉得离生活太远似乎很“玄”。因此,学生感到高中化学难学,一旦产生这种畏难情绪,学好化学的信心就会受挫,缺少内在动力,学习落伍也就在所难免了。1.4思维“模式化”影响思维的跃进高中化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问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生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化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很大的变化,如化学语言的抽象化对就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这种思维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中生感到不适应,从而导致成绩下降。1.5教师和学生对“教”与“学”和认识较片面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播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学法指导,使学生缺少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低效、1难度加大。因为教师曾经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式”,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如我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的留些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学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规律,但却有部分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无所事事,不知如何下手,一心等着老师的结论。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成绩上不去再所难免。1.6疏于课后的复习和习题训练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堂上感觉教学效果也不错,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挺好,但下一节课再问到时又糊里糊涂,交上来的作业或考试时也一塌胡涂,究其原因,部分学生在课后缺乏有效的训练和复习。高中学生在作业方面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错误率高;二是交不齐或拖欠;三是部分学生平时作业与考试成绩反差大。前两个问题反映出学生审题、解题、表达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化学这门课基础薄弱,做作业比较困难。对此,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第三个问题反映出或是学生心理素质差考试发挥失常;或是平时存在惰性心理,作业缺乏独立钻研,作业不全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失去了培养自己审题、解题能力的机会2、探究对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提出:“只重视传播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育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育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更应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应培养科学精神和品质。”这是对现代化学教育思想新发展的精辟概括。针对这些可能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2.1教师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