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种籽学苑教育手记读后感VIP免费

种籽学苑教育手记读后感_第1页
种籽学苑教育手记读后感_第2页
《种籽学苑教育手记》读书体会望甘池小学李文波阅读雅卿老师的《种籽学苑教育手记》,最大的感觉就是自由。在种籽,自由体现在学生们的精神上:自由地阅读,自由地选择,自由地辩论,自由地思考……种籽有学生自主的选课制,却规定语文、数学必修。可见,作为基础学科,学习的内容是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必须掌握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特别关心种籽的语文教学。在种籽,语文被视为工具性与欣赏性的合体。老师们同样关注注音符号和字词的学习,而且把字词和作文列为语文必修课,文学欣赏则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种籽的老师们将一般国小学生接触到的字,按照常用频率和构词力的强弱,列出优先学习的字表。暑假期间学苑教师会把国语课本中每一课的生字,结合“笔画、部首、读音、意义”,制作出“字词句练习本”,印制出来,让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一课课地学。原来,种籽学苑的孩子们也是使用普通的语文课本的,只不过他们不必一课课地结合字、词、句、文的教法来学习,而是把课文作为一个简单的类似于“识字教材”的文本,其主要用途在于帮助孩子从工具性的角度学习语文。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校本教材”的范畴了吧。如果,这个“校本教材”的时效性颇佳,就不难让孩子们空出时间来,去选择完成自己生命中感兴趣的事情了。种籽的孩子也上作文课,而且二年级的孩子就开始“每周写三篇心灵记事、生活剪影”。老师告诉孩子:“我们上作文课,就是学习怎么样让自己的意思,能又真实、又正确、又优雅地表达出来。”当然,作文启蒙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孩子们不可能通过老师这么三言两语的教导便个个都喜欢上写作文。但是,他们从老师那里得知“只要你肯写,写什么都可以,可是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他们不再恐惧,开始坦然面对作文。孩子们初期的习作往往会被老师拿出来念给全班同学听,这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对于刚刚学习写作文的孩子。每念一篇老师都会组织全班来讨论,并肯定每篇习作的优点。这很像我们平时的习作讲评课,只不过我们常会因为班额太大不能一一点评,只能从优秀、中等、较差等不同层次的习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予以重点评价。区别在于种籽的老师进行点评旨在激发兴趣,我们的评价则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全班孩子的写作水平。不难想见,种籽的孩子们或许没有几个能当作家,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写作的兴趣,而我们的孩子由于平时接受的就是“为写作而写作”的教育,他们很难发自内心的热爱写作。另外,我认为,有生活才会有感受。种籽的孩子由于自己选修的科目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就各不相同,在交流各自的写作内容时,彼此又是新一轮的学习交流过程。通过同学聆听“我手书我心”的过程,自己的学习自信心不断地被唤起,被增强。写作的兴趣也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中被激发,被保护、被发扬。而我们的孩子,由于每天要面对繁重的作业负担,很少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到写作,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难怪许多同学要绞尽脑汁地去选材。由此,再次羡慕种籽的学习自由度。种籽的文学欣赏课是语文的选修科目,共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为一、二年级孩子开的绘本导读和讨论;第二级是为三到六年级孩子开的,是选文的欣赏和讨论;第三级是为四年级到国中(初中)部开的,是小说选读和讨论。欣赏课程“采用合作思考的方式,尊重每位参与者的言语和想法,允许相互支持和补充”,为孩子们打开世界之门、思想之门提供了途径。雅卿老师举了“颜色诗”的例子,以展示种籽的孩子们欣赏课上的奇思妙想。教师先把某个诗集中的几首颜色诗推荐给孩子们,有孩子提出也要来做一做颜色诗,而且是大家一起做,老师毛遂自荐做起了板书和记录人。有孩子提出先写“蓝是什么”,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得参与了进来……很快,一首美妙的颜色诗便从孩子们的口中流淌了出来:蓝是清澈的小溪/蓝是大海的水/蓝是海里的鲸鱼/蓝是宽阔的天空……随着《蓝是什么》在公告栏的展示,随即便有《绿是什么》、《黑是什么》、《黄是什么》、《红是什么》等五彩缤纷的颜色诗纷纷问世。这些做法,和我们学校的读书活动有异曲同工之效。我们每一个年级都有“流动书吧”,每个班级的学生购买同一本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品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课件教案大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