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深化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和健康成长,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育全过程,贯穿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进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究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工作目标(一)劳动教育育人目标1.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进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制造人、劳动制造价值、制造财宝、制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漂亮的思想观念。2. 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制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3.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4.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仔细负责、安全法律规范、坚持不懈地参加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二)劳动教育工作目标用 2-3 年时间,统筹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编制校、区两级劳动教育资源图谱,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具有黄陂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建立一批课程完善、管理细致、师资深厚、场地多样的劳动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特色鲜亮、示范引领的先进示范校,首批示范校中小学、初中、高中各 2 所(其中城区 1 所、乡村 1所)。三、工作措施(一)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1. 开足开齐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根据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 1 课时,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制造了人本身” “劳动制造世界”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主张以及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