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2影片效果巧添加一、教材分析本活动是在活动1的基础上,为已添加与编辑的素材片段增加转场效果,为视频片段增设“画中画”效果,达到特写的目的;另外,为增加影片的感染力,要为影片添加背景音乐,音乐需要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搜索并下载。活动分2个阶段完成:1.制作影片特效:在视频轨上相邻的素材片段之间设置转场效果,在覆叠轨上插入“特写”视频,设置“画中画”视频显示的大小与位置。2.添加影片音乐:下载“厨房的交响曲”音乐文件,插入到“会声会影”的音乐轨上,设置背景音乐长度以及播放特效。二、学情分析本活动内容难度不大,只要学生有兴趣且有耐心去制作,完成学习任务基本没有困难。在对转场效果作用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通过观察作品,找出设置转场效果的地方,体会转场效果的设置对于影片的表现力有什么帮助。插入背景音乐的操作与插入视频素材演绎法基本相同,学生具备操作基础,难度不大。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转场效果的作用,掌握转场效果的添加方法。(2)掌握在覆叠轨上插入视频,添加“画中画”的方法。(3)掌握为影片添加背景音乐的操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添加转场效果和设置“画中画”,体验增强影片视频冲击力的方法。(2)一局影片主题,合理选择和添加影片的背景音乐,体会音乐在影片中的重要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家庭影片的制作,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2)通过效果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四、教学重点1.添加转场效果。2.添加并设置“画中画”效果。3.插入背景音乐。五、教学难点1.选择合适的转场效果。2.设置合适的“画中画”效果。3.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衬托影片主题,设置背景音乐长度。六、教法与学法1.教法设计任务驱动—启发讨论—讲解辅导—归纳总结2.学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研讨—实践认知—归纳理解七、教具与学具1.演示课件、视频2.素材影片3.多媒体网络教室八、课型讲授新课九、教学时数一课时十、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每三人为一小组,每一排为一大组。2.预习新课。按座位自然分组阅读课本为教学活动做准备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课件】展示:1.活动1完成作品。2.活动2完成作品。2.设问展开:1.对比两个影片,填写表格。名称特点影片1影片22.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引出课题:添加的效果——对作品的修饰作用——课题“影片效果巧添加”4.阅读课文:【课件】:活动分析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回答问题。明确活动内容根据活动分析,有重点的阅读。视频展示,直观比较,能够迅速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通过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分析问题,自然引出活动内容。养成阅读习惯,明确活动构成。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知探究制作影片特效任务一:设置视频转场1.演示讲授:“加工坊”:1.查看转场效果2.自主探究:按表格所示位置,规划作品中使用的转场效果:位置效果片头与包饺子包饺子与煮饺子煮饺子与吃饺子吃饺子与片尾3.合作探究:“加工坊”:2.添加转场效果3.设置其他转场效果4.成果展示: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提示学生注意:1.“效果”选项卡。2.转场效果时间参数的设置。任务二:制作画中画效果1.自主探究:“加工坊”:1.打开时间轴视图2.选择素材片段3.调整大小与位置4.设置视频边框注意:设置视频边框的目的。观察、思考。结合影片内容,选择合适效果。尝试添加转场效果。观察同学作品,思考改进建议,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根据课本,使用覆叠轨制作“画中画”效果。通过演示,帮助学生明确“转场”效果。利用表格限制学生的随意性,帮助他们养成作品规划习惯。根据规划,利用已有经验进行探究,学生间交流互助,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通过展示发现问题,交流方法,改正不足,引导学生精细操作,完善作品。引导学生利用课本,进行自主探究,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新知探究制作影片特效2.演示讲授:“知识库”:1.分割影片素材2.覆叠轨管理器3.展示成果: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提出意见。观察、思考、理解。观察,思考,结合教师意见修改作品。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