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江苏泰州期末)年12月15日北京时间16时30分,“嫦娥二号”对“战神”小行星实现近距离飞越观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观测小行星的“俱乐部”。右图为嫦娥二号拍摄的“战神”图像。该图像的获取,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ISC.GPSD.数字地球解析本题考查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图像GIS主要用于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处理。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故A项正确答案A2.(·广东惠州三模)若对某省区天然草地面积进行监测,最适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PRSD.GIS解析本题考查遥感技术的应用。对天然草地面积进行监测,需要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遥感影像,然后进行分析处理。答案A3.(·福建厦门市质量检测)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貌遥感影像,利用下图可以()。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C.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解析本题考查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应用。根据遥感图像可以看出,该地为山麓冲积扇地貌,由此可以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答案A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4~5题。4.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GPS—RS—GISB.RS—GPS—GISC.GIS—RS—GPSD.RS—GIS—GPS5.“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解析本题考查“3S”技术的应用及GIS数据库的空间分析。第4题,阅读材料分析,该农业活动首先需要使用遥感技术获取农作物的影像资料,再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农田状况,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应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第5题,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确定市区停车场规模、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都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而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与土地利用无关。答案4.D5.D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6~7题。6.图中M表示()。A.制作GPS接收机B.分析交通状况C.生成电子地图D.计算三维坐标7.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解析第6题,纸质地图信息数字化后录入地名坐标信息,即生成电子地图,将该电子地图输入车载GPS,则可进行路线规划和导航。故选C。第7题,本题难度中等。考查GPS的利用,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反映其所在位置,即当地地理坐标。答案6.C7.B下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据图回答8~10题。E:向东倾斜W:向西倾斜N:向北倾斜S:向南倾斜O:平坦不倾斜1:海拔100~199米2:海拔200~299米3:海拔300~399米4:海拔400~499米8.图中所示区域若有河流经过,据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9.若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一致,易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据此判断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10.一般来说,信号收发站的海拔越高,则其覆盖的范围越大。若移动公司要在本区域建立信号收发站,则最为合适的地点为()。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8题,依据图中显示的海拔可判断河流流向。第9题,图示乙区域岩层向东倾斜,而该地坡向也是向东倾斜,依据题意可知该地最易发生滑坡灾害。第10题,甲、乙、丙、丁四处中,丁地海拔最高,最符合条件。答案8.C9.B10.D11.(·山东济宁市阶段检测)年12月27日,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服务,民用服务与GPS一样免费。关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为登山爱好者提供具体的经纬度位置②为农业生产测评农作物的产量③为地质工作者提供某地的海拔高度④为比赛者提供汽车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