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四个阶段〕〔一〕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或偶然的通过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一只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一把斧子〔等价形式地位〕〔二〕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许多种商品来表现。〔三〕一般的价值形式——许多种商品的价值通过某一种商品来表现。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这是价值形式发展历史上的一次质的飞。〔四〕货币价值形式——把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别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表达了一定的生产关系1、货币是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货币是一个特殊商品能表现和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双重化〔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本质所决定,同时货币的职能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1、价值尺度——能够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它是货币的基本职能。▲特点: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更不需要足值的货币。▲实现形式:价格标准——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和名称,价格标准是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即价值尺度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到媒介作用时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它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特点:需要现实货币,但不需要足值的货币。下面都能执行流通手段:货币符号、金属货币、银行券、纸币、信用卡等。3、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的代表被人们贮藏。▲特点:不仅需要现实货币,也需要足值的货币。储水池作用——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能自动调节货币需要量和货币流通量。4、支付手段——货币不伴随着商品的运动,而是以交换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价值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特点:需要现实货币,但不需要足值的货币。▲货币流通规律的变化5、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时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特点:需要现实货币,但不需要足值的货币。三、对纸币的理解〔讲一讲人民币〕1、纸币是国家发行,不兑现的,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2、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是货币金属的符号3、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不具有蓄水池的作用〕4、纸币是一种借助于国家的权力强制流通的。纸币与银行券的联系与区别联系:①两者都是纸制的价值符号②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区别:①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②两者发行主体不同③两者的兑换性不同四、货币流通规律●货币层次的划分五、关于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一个国家为了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所作出的一系列法律规定的总和。构成要素:①货币材料、②货币单位、③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④准备金制度〔二〕货币制度的类型——货币材料〔币材〕是建立货币制度的基础。银两本位制银本位制银币本位制平行本位制金属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富人本位制、生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都能自由铸造金币和银币都能自由铸造金币能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不会产生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不会产生格雷欣法则●〔简〕简述金币本位制的特点。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相一致自由兑换——货币符号所代表的价值和本位币价值一致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相一致●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货币分为本位币即主币和辅币〕本位币的特点〔本位币是足值的货币〕第一、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铸造的概念〕第二、自由兑换〔银行券与主币;辅币与主币〕第三、本位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国家法律赋于本位币的无限支付能力〕五、几个名词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别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价格标准——价格标准——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和名称,价格标准是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3、货币制度——一个国家为了保证货币流通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