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创新设计》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一第4章第1讲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读图完成1~2题。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外力作用②地壳运动③岩浆活动④变质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A.A、D、G、B、FB.B、E、D、A、FC.G、B、A、E、DD.G、F、B、D、A(·济宁模拟)“下面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从上图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A.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B.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C.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内外力都有可能成为主导因素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下图表示某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排序是()A.a→c→bB.b→c→aC.c→a→bD.a→b→c(·济南模拟)“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m。据图完成5~6题。5.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A.岩层断裂,海浪侵蚀B.岩层断裂,珊瑚淀积C.珊瑚淀积,泥沙堆积D.岩层断裂,泥沙堆积6.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某地理兴趣小组对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气候区的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进行研究,绘制出它们之间关系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7~8题。7.岩石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少雨B.高温多雨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8.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10.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D.三地风力侵蚀,均易形成风蚀蘑菇“”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①②B.④⑤⑧C.②④D.③⑥⑦⑨12.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A.②B.③C.⑦D.⑨二、综合题13.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的地表形态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是地壳抬升过程中外力作用形成的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据图简述该地地壳运动的过程。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乙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