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古代诗词鉴赏【高考考纲解读】年《考试大纲》要求: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即鉴赏评价。【高考考点】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考点3:鉴赏作品表达技巧。考点4: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回顾】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的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答:。(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答:。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同答问题。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答:。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州驻节鄂州时。全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层次分明。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解答此类题目要先分析诗句的内容,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身世和写作背景来认真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纵观全题:题目考点实实在在,考查难度适中适度。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⑴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⑵“”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答:。【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5.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答:。【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解析】竹子为描述的中心事物,分别是从梢、”“”“”影、净、香四个角度来写。【考点定位】考察诗歌形象的分析。(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答:。“”【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⑴“”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答:。“”【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解析】这道题侧重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理解,一般分析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景象。这首诗中三处分别采用了反衬、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