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领域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二十一世纪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与人合作能力,然而现在的幼儿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受家人百般溺爱,造成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立的个性,这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明显表现出了无法与他人融洽合作的行为。因此在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及时有效的培养幼儿社会交往合作能力,这不仅使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有待于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所谓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核心目标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活泼的心理需要,同时也学会了与同伴之间的和谐交往与合作。交往是建立个人与社会联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儿童在一岁之前就能够对微笑别人表示友好,看到别人摔倒受伤时会表示关心和同情,以后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轻轻拍拍哭泣的同伴,把自己的食物或玩具拿给别人,帮助妈妈做点简单的事情等。但一岁左右的儿童也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两岁左右表现出一些明显地冲突,如抢夺玩具、推咬恶人、乱扔东西等。由此可见,幼儿具有强烈的与生俱来的交往的愿望,我们会发现许多儿童在交往中虽然表现出不恰当的交往行为。但这往往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道如何去交往合作。(一)引导幼儿学会移情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况的识别和接受。在交往中,要引导幼儿换位思考,觉察他人的情感,感受他人的需要,而且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心生于他人相同的心理感受,这样可以促进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如对待爱欺负别人的幼儿,可让他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弱者的形象,体验被人欺负的感觉,逐步改变攻击性行为。(二)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在幼儿园中,我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新玩具,孩子紧紧拿在手中朋友,不让别的小朋友碰一下,一旦小朋友靠近,他就会大声哭泣,这就是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让小朋友们看一下好不好?”为了让幼儿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我们应该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物品,教会幼儿当集体使用玩具是要与同伴共同分享,不独自占有;当轮流使用大型器具或玩具时,能耐心的等待,这些交往技能幼儿难以靠模仿掌握,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练习。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健康教育活动途径来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1、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引导幼儿合作幼儿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作重要的内容。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同伴之间交往合作,如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老鹰只能一个人演,这就面临着角色分配的问题,幼儿可能会因为小鸡和老鹰这两个角色而产生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出面引导:“你们都想要扮演老鹰,那小鸡谁来演呀?”一些传统的民间游戏如“炒黄豆”“丢手绢”“拉大锯”等,这些游戏把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孩孩子们双人式、多人式一起玩,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某些活动光靠个人的能力是不够的,让孩子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促进了更有效果孩子之间的交往合作。2、在晨间活动中引导幼儿交往合作每天早晨,孩子们来到幼儿园都会有一个宽松的晨间活动时间,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大型机械玩具让幼儿玩耍,幼儿往往是各玩各的忽略了与其他人之间的交往。所以我们要在晨间活动中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幼儿有合作的机会,不如在玩积木的时候,幼儿有时会为一块积木而互相争夺,甚至在做早操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幼儿两人一组、三人一组手拉手做运动,当“找朋友”的音乐响起时教师带领着幼儿手拉手转圈圈、做游戏,鼓励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不合群的孩子一个人站在墙角,教师可以拉着小朋友主动去请他,把他拉过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让不合群的幼儿渐渐融入到集体中,并开始慢慢适应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合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