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VIP免费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_第1页
1/7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_第2页
2/7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_第3页
3/7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汤峪镇教委陈刚《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们通过精彩的教学设计,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们学会了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成果必须加以肯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冷静地发现许多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很多误区。笔者通过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的一些教学行为进行剖析,挖掘“情境创设”的误区,并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追求教学的实效。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一)情境创设目标模糊化,教学缺乏正确引导小学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最终是为教学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服务的。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情境的创设为教学服务,才能创造出水乳交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往往发现很多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熟悉的环境中去学习数学,但是却很难将学生再带出来,使他们深陷其中,不知所谓。一位二年级教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引入新课时出示了一副美丽的画面,老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踊跃发言:生1:我看到了一条流淌的小河。生2:我看到了河上还有一座小桥。生3:我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几分钟过去了,没有学生说看到了兔子。教师急了,问:“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兔子吗?”教师终于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兔子上,希望导入乘法时,又出现了新问题。教师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图上有六只兔子的?”有的说是一个一个数的,问了好几个学生都一样;有的干脆说一眼就看出来了,不用数。于是,教师急了,问道:“有没有是两个两个地数的?”课堂中学生的情绪相当高涨,把画面上出现的所有的事物进行了逐一的叙述,但是这几分钟的热闹场面绝对不是真正的情境创设,只是在向学生提供一幅美丽画面欣赏而已。一定程度上这种“热闹”反而成为了分散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弱化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小学课堂屡见不鲜,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确安排情境图的目的是什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那么安排情境图的目的一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二是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要培养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学会收集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往往有的老师在处理情境图的时候把情境图浓缩成一个文字题,这样处理违背了教材编排意图。关键是教师的问题缺乏明确的目标,在问题中数学信息指向性不明。就此次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时可以重新设计以下两个提问:“谁能一眼就看出图上有几只兔子?你是用什么好方法看出来的?”这样的提问既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致,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兴趣。(二)情境创设内容过分生活化,教学远离数学本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很多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确实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但是“有意义、富有挑战性”却很难做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中来,就必须赋予这一情境一定的数学意义。另外,创设的生活情境对学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指向要集中,要避免虚幻和幼稚化的倾向。然而,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到处可见盲目多余的“生活情境”。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一位教师摒弃教材上的邮票图,而是创设一个商店购物的情境,先出示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学生说说商品的价格,再问你喜欢哪种商品,学生兴趣高涨,都纷纷表明自己喜欢的玩具和知道的价钱。到这儿时间已过了5分钟,学生却不知道要学习什么。等学生纷纷表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又问你想买哪两种商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