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信息技术案例长港路小学张剑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课程,它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始终是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技术下发现问题,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遇到技术困难,再去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操作下面以“想挑战吗?”这课为例,来说明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形状补间动画是FLASH最常用的动画效果之一,它在FLASH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华师小学版第七册《信息技术》中第九课《探秘动画“加工厂”》、第十课《图形任我变》、第十一课《文字也来祝贺我》中对FLASH的基础知识、帧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及开头补间动画的操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动画制作,选择动画效果。根据教材特点,考虑到对学生所学FLASH课程进行回顾、整理,加强FLASH的实际应用,对形状补间动画进行扩展,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FLASH动画制作,《想挑战吗?》把形状补间动画设定为本课将重点,指导学生学会按要求选择适当的补间动画,从而引出“分离”这个新知识点的应用,使他们能够运用“分离”功能及形状补间动画来制作多姿多彩、百般变化的作品。首先在设置形状补间动画时,其设置方法和《图形任我变》相承性,因此学生要掌握不是很难,但是因练习时间较少,学生对其要点即只能在两个只含有形状的关键帧之间才能实施形状补间动画的记忆不够深刻,要用实例来加以强调。其次在学习数字向形状转化的时候,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离”的操作,因此在学习时,要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为其它对象的“分离”铺垫知识和方法。通过第九课、第十课与第十一课的学习,发现学生对FLASH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离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里学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的标准还有距离,有部分同学对FLASH知识需求非常强烈,而能力未能达到,所以我在这节课中间,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兴趣式指导法、操作运用指导法、自我尝试指导法等等。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以下五个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讲解重点、点拔难点;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兴趣选择,主动探索;成果展示,评价反思。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时,教师应当用最有效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愿意学、乐学,主动地去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的形式、内容和语言,甚至导课时的情感动作。如,教学“传情贺卡”一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做用数字1-10组成节日游戏,问学生什么时候送贺卡,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都想制作一幅精美的贺卡送给自己最尊敬的人,这样导课就算成功了。师:想挑战吗?师:想制作这个倒计时吗?那我们去FLASH挑战城堡看看,今天的挑战项目是什么?指导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倒计时用到了哪个动画效果。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将“倒计时”的flash原文件,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发给学生并提出任务:请大家在各关键帧间加入形状补间动画。开篇以挑战城堡形式进行导入,诱发学生制作倒计时的兴趣,要求学生观察“倒计时”动画。给出任务后不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培养了学生应用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的问题,一些是以前已学过的,如添加运动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等,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字与字之间的形状变化等,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分离”的应用,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老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对补间动画知识的回顾,让学生产生困惑,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二、讲解重点、点拔难点。俗语说:“师傅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