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创新——演活教师的角色李银英当我看到夸美纽斯对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赞美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沉浸在自豪和幸福中。人们常用各具特色的比喻来形容教师。如“蜡烛”、“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我觉得,这些比喻与新的课程标准赋予教师的时代内涵有一定的距离。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有创新精神,用新的理念,演活自己的角色。一、平等的合作者建设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的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任务。老师不可凌驾于学生,不应是常常对学生说“你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做。”而是应该对学生说“我们一起干什么,应该怎么做。”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老师有责任教育学生,学生同样可以批评老师。有一次上课,我在田字格上写生字的时候,自己一时大意,书写的笔画不规范,有一位小朋友看见了,他站起来,大声地指出了我的错。在这么多学生面前,我接受了他的批评,诚恳地认错,并把字擦掉,端端正正地重写了这个字,还说:“我们以后赛一赛,看谁的书写有进步,写得好。”这一下,不但使提意见的小朋友心里高兴,更重要的是教育了学生。我把自己的心贴近了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二、耐心的倾听者过去,老师总是使劲地往学生的脑子里灌知识,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新课程标准则要求老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教学《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时,我试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但有一个小男孩大声地说:“老师,老爷爷不是爱护树木。”我微笑着问他:“为什么?”他说老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是为了夏天有小树给他乘凉,是有目的的。这一番话出自一个六岁小孩的口,真令人吃惊,我表扬他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真棒。其他的同学听了,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有创意的发言,我这样做既尊重了儿童,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三、真诚的赏识者人都渴望被赏识的,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这种渴望更加强烈。所以,我特别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曾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我又觉得不能滥用这表扬,不能按老师预先设计好的进行。赏识学生要随机应变。记得刚开学不久,一天下课,黄子华走上讲台主动帮我把教具拿回办公室,这虽然是小事,但对于上学时间不长,只有六岁的小孩来说,已经是不简单的了,我表扬了她的热心,并真诚地对他说“谢谢”。后来,她的表现越来越好,做事也越来越主动了。在她的影响下,其他的同学也喜欢老师,为班集体,为同学做事了。抓住这样的一闪而过的契机来表扬学生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四、得体的协调者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区域界限。作为班主任的我就主动做好科与科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协调工作。我经常向其他科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心协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发现情况及时向学校反映,向家长反映,在这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自己的诚信,以自己的真情,自己的热情去展开工作。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带给我许多的思考,其中就是老师不能做机械的操作工,要力求主动地,创新地工作,要演活教师的角色。这样才能还给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