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族风情园教案VIP免费

民族风情园教案_第1页
1/5
民族风情园教案_第2页
2/5
民族风情园教案_第3页
3/5
一、导入:大屏出示《还珠格格》片段,你认识片中的人物吗?她们身上穿的衣服你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吗?你了解这个民——族的其他情况吗?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导入本课民族风情园饮食、服饰、歌舞。[设计意图]“”利用同学们喜欢的还珠格格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小组交流: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三、小组汇报:汇报比较熟悉的几个民族:藏族、满族、苗族、朝鲜族、回族、傣族等。主要从饮食、服饰、歌舞三方面来汇报。教师对每组同学的汇报给予鼓励和表扬。[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能力。四、拓展:“”“”“”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欣赏花儿对唱新疆好唱山歌这几首歌曲,可以跟着唱,也可以边歌边舞。[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少数民族歌舞的特色,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板书设计民族风情园饮食服饰歌舞小学品社《民族风情园》教学设计(县教研会课例)2011-05-1709:13:10|分类:品德教研|字号大中小订阅昌图县实验小学宣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感受我国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2、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你知道有那些少数民族吗?(回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师: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走进民族风情园。板书:民族风情园齐读课题。二、交流汇报。师: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各小组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搜集资料,下面就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流前请看温馨提示。(出示课件)温馨提示:1、每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民族学习交流。2、组员充分合作,可以从文字、饮食、服饰、传统节日、歌舞等几方面进行探讨交流。3、可以选择多种形式展现本民族特色。小组内交流。小组汇报。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几个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老师再给大家介绍几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出示课件)你们看这是泼水节上傣族人民在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这是崇拜火的民族——彝族,他们在火把节里尽情狂欢。这是以善开垦梯田种水稻而著称的山地民族——哈尼族,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他们被称为“山岳的神雕手”。这是美丽的苗族姑娘,她们喜欢戴银饰,真是“花衣银装赛天仙”。这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的土家族,吊脚木楼是土家族人的独特的房屋建筑。三、总结。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我们只交流了部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等待你们继续去了解。56个民族,56种风情。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有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它们与汉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时民族风情园文字与传统节日[2011-10-189:48:00|By:雨雪霏霏]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字和传统节日。2、体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含义。3、激发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字和传统节日,体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含义。教学关键:课前查阅资料。教具:一张百元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张百元人民币,请同学们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小结:中华民族风情千姿百态,“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里的“不同”是指哪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文字和传统节日。”[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观察,让同学们发现人民币上的不同民族的文字,激发学生研究和学习的欲望。二新授: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让同学们小组交流人民币上的文字:蒙古文、维吾尔文、壮文、藏文以及其它民族的文字,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过少数民族的文字?并试着说出一句少数民族的语言。然后,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设计意图]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开阔视野。2、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节日,关于这些节日,你又知道哪些呢?小组同学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汇报。[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族风情园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