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初探【摘要】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是劳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任务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完成。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又有其独特的规律,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教学。再加上它是一门边缘的学科,往往被忽视。因此探讨劳动课的教育实效性,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关键词】劳动教育素质教育技能实践实效【正文】我国课程计划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等课型,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课。而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本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忽视劳动教育。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正是以劳动技能为主,学生手脑并用,突出实践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和身心素质,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该如何使学校的劳动教育课发挥最大的功能呢?一、劳动教育制度化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劳动与技术课应由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专职老师担任,他们在经过培训之后,能够更好地胜任。学校要求其在年初制定劳动教育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竞赛活动,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形成个个争先进,人人爱劳动的良好风气。并且在年度结束时做书面总结。在学校的督导和老师的精心教育下,学校的劳动教育效果会更加有实效。二、课堂教学扎实、有效虽然劳动课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学内容、目的的制约,课型和课的结构有时千差万别,但是和其他学科一样,它的基本结构还是存在的,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演示;实践指导;成果展示;总结引导。由于课堂教学时间较短,教师的讲述指导、演示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要保证20分钟左右,把握好教学结构中的主体环节,才能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体现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在遵循劳动课的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坚持贯彻“趣、精、活、实”这四大原则。趣: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设计有趣的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如在教学《做蝇拍》时,课的伊始,我们可以说:“炎热的夏姑娘她迈着轻松的脚步走来了,鸟语花香,如彩蝶般的衣服穿在同学们的身上。可是,在这令人陶醉的美丽季节里,这苍蝇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烦恼……”。生动有趣的语言,使学生蠢蠢欲试、情绪高涨。在讲授演示时,可以说:“同学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看清老师的每一步,你就可以消灭更多的苍蝇,成为灭蝇战士。”生动活泼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器官,通过听讲,观看板书,观察示范操作学好新知,为实践和创造打好基础而在总结引导时,教师也要做和收尾的精心安排。教师除了对本课所授的知识、技能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概括,还要用精简的语言突出重点,画龙点睛。如教学《做蝇拍》的总结引导时,可以说:“相信,通过你们的创造,更多的蝇拍将推向市场,苍蝇王国将被摧毁。”这样,给了学生“课已尽而意无穷”之感,从而继续保持学习兴趣,进而继续探讨和进行再创作。精: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精讲多练。教师既要有精辟的讲述,又包含科学准确的演示示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才能做到讲述语言的精炼,如教学《做风筝》时,对于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向学生叙述清楚:“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再用刀将竹篾破开,约三份之一粗度,然后修半形,其次可以将竹篾贴在纸上,最后一步就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教师边讲边进行正确无误的示范。演示示范动作时,要按步骤进行操作,速度稍慢一点,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得清,可见度高,这样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劳动制作的全过程。同时,还可以合理、精确、直观地使用音像、挂图、等教具,都能事半功倍地补充教师的语言讲解。如教学《中国结》一课时,先让学生阅读操作步骤的示意图,同时还可在视频台上演示操作,播放各步骤。精当的点拨指导,促进了学生兴趣盎然地通过动手动脑实践,落实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活:在课堂上,教师的教态、语言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