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平凡者的公仆情怀——记兴仁镇人民政府统计助理钱伯华“统计助理”这一岗位,平凡得有如路边的一棵小草,森林里的一片树叶。然而,这一岗位,兴仁镇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一坐就是二十多年。他恪尽职守,无怨无悔,执着地追求着超越自己、争创一流的目标,用实实在在、令人羡慕的业绩,表达着人民公仆迷恋事业、乐于奉献的情怀。2002年至2010年,连续9年获得区委、区政府的嘉奖;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统计工作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国家统计局授予全国农业普查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南通市“十一五”期间统计系统先进个人。在他一路走来所留下的坚实脚印里,镶嵌着许多娓娓动听的真实故事,耐人寻味,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他,就是钱伯华同志。一连串令人瞩目的荣誉背后,自然有着大把大把的汗水付出,有着长年累月的辛劳忙碌。钢铁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不妨,让我们选择个极其平凡的日子——2011年4月15日,追随钱伯华同志的脚步,零距离地体验一下他风风火火的生活激情,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乐于奉献的公仆情怀吧!这一天,天气延续着晴朗,大自然万物在春风里茁壮成长。没等到太阳跃出地平线,一如既往,钱伯华踏着晨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1八点钟,他打开了办公室的门,一番擦洗打扫之后,开始审核一份项目建设台账。发改委的立项通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项目规划许可证、环评报告,等等等等,整整75页资料。细心梳理的他没有放过每一组数据的审核。还好,没有出现任何差错!钱伯华舒出一口气,看了看手表,时针已指向九点半,打完几个电话,他合上台帐向外走去。九点四十五分,他的身影出现在常盛公司的办公室,前来索取合同执行情况的汇总材料。按理说,他完全可以打电话催促,但,需要统计哪些数据、审核哪些条目、复印哪些报表等等,电话里很难交待清楚。统计就是服务,钱伯华觉得还是自己跑一趟更让企业省心。这,已经是他第5次登门,前4次,不是经办人外出,就是资料不完整。天道酬勤,事遂人愿,今天,他终于拿到了全套的入档资料。十点半钟,他回到办公室,把资料夹放入文件夹留待晚上加班装订,又匆匆赶往镇郊一座闲置的厂房。大家知道,我们兴仁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土地征用指标有限,众多洽谈中的投资项目没法落实。钱伯华从统计表上得知,镇上几家原集体企业改制后经营不善,产出率低,出现了厂房闲置的状况。他觉得有必要去实地勘察一番。十一点四十分,他走进了镇政府食堂,打好一份饭菜后,边吃饭边向镇长汇报,建议将这些企业闲置的土地和厂房进行优化组合,腾出地盘,优先供应给产品科技含量高、利税率2高的项目。镇长大感兴趣,连连点头称好,决定将这一建议尽快提交镇党委讨论决策。刚吃完饭,手机响了,是镇劳保所所长的来电。去年年初,钱伯华在统计表上发现全镇社会保险参加率还没有达到小康标准。他主动向所长通报了信息,然后共同建议镇政府采取措施,细化目标,分解到村,很快就提高了14个百分点的参保率。所长在电话里再次表示感谢的同时,约谈钱伯华就一季度参保数据作统计更新。钱伯华连连答应,约定明天上午即着手处理。顾不上回办公室休息片刻,钱伯华跨上他那辆泥迹斑斑的电动自行车又开始了下午半天的忙碌。2008年,兴仁镇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住户、产量、面积、畜牧业及人口与就业五个项目的调查点。这项工作,由区统计局直接派员调查,按说钱伯华可以不管。但,无论工作多忙,他都会主动抽时间去调查点沟通,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确保调查工作顺利推进。从调查点出来,日已西斜。钱伯华顾不上劳累,回镇途中又顺道拐进南通沪联航海设备有限公司老总的办公室,详细解释了区委、区政府对新项目的奖励政策。正在为扩大投资犹豫不决的老总眼睛亮了,握住钱伯华的手连声说:“老钱,及时雨啊!你帮我定下扩大投资的决心了,今晚别走,我陪你好好喝上几杯!”3看看手表,时针刚指向五点。作为镇统计助理,钱伯华分管着农村、投资和综合这三大块工作,哪一块他都无法清闲,也都想着争创一流。份内份外,手上还压着一大堆事情呢!因而,任凭老总再三挽留,钱伯华还是婉言谢辞了。回到办公室,他端起冷茶杯猛喝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