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磨练成长王秀云我第一次教学一年级语文,之前毫无经验,只能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经验,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多多少少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一、砸实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也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学生不仅上小学,上中学乃至上大学都要用到汉语拼音.学习汉语拼音任重而道远.拼音是识字的基础上学期一开始就是拼音教学,由于小学生在幼儿园都学过拼音,他们自以为都会了,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汉语拼音很抽象,很复杂,内容多,无规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理解力差,分辨能力差,学生感到很难学.老师也感到很难教。.确实,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很好地掌握23个声母、24个韵母,再加上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归难,学生还必须学好,老师要一定教会,师生要知难而进,令拼音教学步履维艰。我充分运用了“利用插图的谐音”“编顺口溜”“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辨别拼音的方法”等教学资源及教学实践活动教学。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看字母想插图记名称读字母。“小ǖ遇到j、q、x,去掉两点还念ǖ,学生们很快记住了这两句,遇到了j、q、x与ǖ相拼时,都能很快正确拼读。有很多拼音容易混淆,如:ie和ei,ui和iu,m和n,n和h等等.区分这些易混拼音,有的可从他们的发音区分:ie和ei,ie先发“i”的音ei先发“e”的音,反反复复地读,读准音,终于区分两个韵母读音的不同;有的也可编顺口溜来区分:m和n,两个门洞m、m、m,一个门洞n、n、n.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拼音,会用拼音,为自主识字打下基础。二、利用拼音在读文中识字学生学会了拼音,老师就要教学生充分运用拼音,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拼读,自己想读想认,这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如:我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加一加”、“减一减”、“一字拆两字”、“两字合一字”、“换偏旁”、“去偏旁”等…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灯”字,学生把它拆成“火”和“丁”等。学生在读书中识字,在认读生字时掌握规律,再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又发现问题,产生质疑,自己又能在读文中解决问题,这样,生字的读音能准确发出,生字的字形能牢牢记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理解了字义。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三、在儿歌中识字儿歌识字的方法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而且记忆也是最深刻的。我还记得儿时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字儿歌:一点一横长,口字在当瓤(中间),子字去拉架,耳朵拽好长。这是“郭”字,哈哈哈,真不知老师是怎么想起来的,但我们都记住了它的字形。因此,当我有机会能教小孩识字时,我想起了这的方法,小孩喜欢。如:认识“清蜻精晴情睛请”有水看得清,有虫是蜻蜓。有米来精神,有日天放晴,有心好心情。有目眼睛亮,语言文明要用“请”。学习“蚂妈码骂”有虫小蚂蚁,有女是妈妈,有石数号码,张口不骂人。学习“芳房仿放”草头花芬芳,户头砌楼房,单人来仿照,反文大解放。学习“爱”,学生老师记不住字形,于是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爱”字。四、编字谜识字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编字谜识字也是同学们喜爱识字方法之一。如:学习“告”字,学生编了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再如,学习“画”字,学生编出了谜语“一位姓田的小朋友去做船”;学习“春”字时,他们又编出了谜语:“三人日下去春游”;学习“金”字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