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两个新偏旁,学习生字“世”、“界”、“美”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在读课文的同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难点:1、学会“世”、“界”、“美”三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2、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闻声导入,教学第四自然段1、播放小鸡叫声2、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你听明白小鸡说的话了吗?它是在说——[课件出示“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齐读3、教学“……”及ABB型表示色彩的词语世界多美呀,你从哪里看出它的美了。(颜色美: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这些表示词语和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ABB)只有这些美丽的颜色吗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你能帮作者补充几个相同形式的词语吗?二、整体感知课文1、那小鸡一开始看到的世界就是这么美的吗?它又是怎样才看到了这么美的世界的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翻到101页,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课文3、交流,相机教学课文1-3自然段三、教学第一自然段1、小鸡是怎样才看到这美丽世界的呢?(先要鸡妈妈孵)[课件出示]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重点字词:蹲着、许多(体会母鸡孵蛋的辛苦)渗透小鸡在鸡蛋里怎样孵化的小知识。(孵化21天才出生,看见的是蛋壳)指导有感情朗读。2、小鸡一开始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为什么?3、引导学生朗读,抓住“先……后来”“睡、醒了、看见、想”这些词语了解小鸡孵化的活动变化。四、教学第二自然段1、过渡:老是呆在蛋壳中多没意思啊!如果你是小鸡,这时想干些什么?2、指导读好: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儿化音)(谁来演一演啄蛋壳)3、你们才出生不久,力气是那么小,啄起来可费劲了,谁再来试试?[课件出示]: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啄呀啄呀,很久,才,小小的”体会辛苦)指名读(相机指导)—加动作读—齐读4、小鸡啄呀啄呀,终于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让我们赶紧伸出小脑袋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呀?[课件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5、相机教学“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蓝湛湛:通过天空对比图让学生理解,是很深、很广袤的蓝还有什么东西也是蓝湛湛的?(出示大海图)绿茵茵:出示树林图帮助学生理解,是绿中带黄,毛茸茸的新绿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绿茵茵的?(出示草地图)碧澄澄:通过小河对比图帮助学生理解,形容水很清,一眼能看到底。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绿茵茵的?(出示小溪图)6、原来从洞眼里看到的世界这么美呀!赶快轻声自由读一读,并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比一比谁看到的世界最美!7、指名朗读,其余同学在静听中努力想象画面。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再读,你们脑海中的画,会更鲜艳,还会有好听的声音,试试看!)带着脑海中的画面,一起来读一读8、小鸡从洞眼里只看到这些东西吗?句子中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9、哪只小鸡愿意来说说,你还看到了什么?让学生随意说一说你能照书上的格式来说一说,看到的美景吗?(相机出示图和句式)()是()的。(要求用颜色的词,ABB型)五、教学第三自然段1、小鸡,你们从小洞眼里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东西,想说什么呀?[课件出示]“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齐读—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2、这时,小鸡你的心情怎样?(可高兴了)那你又会想去做什么呢?(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美丽)3、小鸡和大家想的一样,急着要出来啦!快看——(播放小鸡出壳的动画)[课件出示]: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4、现在你就是那只急着要出壳的小鸡了,谁来把你的急切与兴奋读出来5、读得真好,愿意跟跟你的好朋友们一起演演小鸡是怎么钻出壳的吗?6、指名一人上台演。(钻出来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生演,老师念。[课件播放叫声]7、谁来说一说他演得好不好?为什么?(一撑:快;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