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李万趸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4.练习复述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2.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1.成语导入。小朋友,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2.揭示目标。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把书打开,自己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1.初步了解内容。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板书:不用箭只拉弦掉下来2.学习第1自然段。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相机学习部分词语。a“更”: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学生开火车读)b“魏国”: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正音:一起读。c“能手”: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击掌表示。(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来,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3.学习生词。课文中的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多媒体显示:悲惨、愈合、拼命)“悲惨”第一个请你读。(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愈合”这个一起读。什么意思?“拼命”前鼻音、后鼻音分清楚。(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4.质疑问难。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小朋友提的问题都挺好,学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四.学习2~8自然段。1.过渡:(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2.找段落。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交流。(指1~2名学生回答)3.指名分节读。我请三个小朋友读,听听,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4.圈词语。拿起笔,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交流。a圈了哪些词语?(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大吃一惊、更加奇怪)b理解。“信不过”什么意思?摸摸自己的耳朵在哪里?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所以他奇怪的问──(出示卡片:你有这样的本事?)“本事”找个近义词。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再读一遍。“大吃一惊”什么意思?所以魏王惊讶地说──(出示卡片:真有这样的本事!)5.寻原因。轻读2~8自然段。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轻轻读读2~8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三个“?”)交流。“信不过?”联系上下文说说,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说的时候用上“因为(),所以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这个句式。(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变红,句式)“大吃一惊?”魏王为什么大吃一惊呢?(多媒体显示:“大吃一惊?”变红,句式)“更加奇怪?”最后,魏王更加奇怪了,什么原因?(多媒体显示:“更加奇怪?”变红,句式)6.分角色朗读。用我们的声音把魏王奇怪的语气表现出来,愿意做魏王的小朋友站起来,坐着的小朋友就读更羸的话,老师来读提示语。五.学习第9自然段。1.过渡:魏王一次比一次奇怪,更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咱们来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看一下,几句话?2.分组读。四组,一组读一句,从你们开始。3.默读。(多媒体显示:(大家)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用“──”划出来;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用“()”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