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1、追问原因法(为什么)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事物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就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一)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追问原因: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勇气,使人勇敢。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勇气,是人发挥潜能的金钥匙。2、追问办法法即就中心论点问一个“怎么办”。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就是文章的分论点。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二)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分论点一: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寒冷。分论点二: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分论点三:自信乐观,经风历雨,拨云见日。3.追问结果法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例:《诗意的生活》的中心论点是:人应当诗意的生活。(见例文三)分论点一:诗意的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分论点二:诗意的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分论点三:诗意的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4.追问对象法即先用一个句子将中心论点表达出来,然后再看看这个论点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例:《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一句话提炼出中心论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雕琢涉及的人包括: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就可提出如下三个分论点。(见例文四)5.追问内容法就是先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涉及到哪些人或物,然后结合论点的核心揭示出人和物的本质内容即可成几个分论点。例:《雕琢心中的天使》分论点一: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分论点二: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乐观的天使;分论点三: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词坛的天使。练习1.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示例:中心论点:题目即为论点。要求用推想结果法提炼分论点。练习2.以《学会欣赏别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示例:文体就是中心论点,按照方法5确定三个分论点。2例文一: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以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英雄,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四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看惯了凡的庸庸碌碌,听厌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使我们心中重燃建功立业的激情;听厌了对命运的感伤,想破了身世的无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使我们重生改变命运的豪气。舍我其谁,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起一个全心的自我形象;舍我其谁的意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使我们为了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勇猛作战。——舍我其谁的意气,是人们腾飞的起点。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凡欲成大事者,皆需受尽千磨万砺。也许上天就是喜欢捉弄矢志于成功的人们,他总是要为孜孜于辉煌的人民设置障碍。那障碍,可能是罗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伦布寻找新大陆航程中的连天风雷,可能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幸运的人们啊,他们还有理想,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他们如布鲁诺一般投身于火海,为捍卫真理而在烈火中永生;他们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如哥伦布一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为探寻未知世界而披肝沥胆;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他们如红军战士一般豪气顿生,征服千山万水为拯救民族而抗争。——献身理想的意气,是成功的精神动力。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科学,充满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类站在自然与科学圣殿的门口,不停地探求其中的奥妙,而只有勇于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设置的禁区,徜徉于科学的无尽美妙。于是我们看见杨振宁、李政道勇于质疑前人;看到吴建雄勤于实验,破解谜云;看见一代大师王淦昌在极其恶劣的科研条件下为物理学发展献计献策。——勇于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