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1.大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2、观察物体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用耳朵(听)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舌头能(尝)食物的味道,用手(摸)分辨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软硬、光滑、粗糙等。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3.观察较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放大镜),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量筒),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有(绳子或尺),观察非常细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显微镜),观察远处物体的工具有(望远镜)。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按茎的结构不同,可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指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木质茎)的植物;草本植物指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草质茎)的植物。5.典型的陆生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樟树)(松树)(枫树)(菊花)(白玉兰)(向日葵)等;典型的水生植物有(浮萍)(荷花)(睡莲)(菱)(茭白)(菖蒲)等。水生植物分三种类型:浮水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金鱼藻)、挺水植物(水花生)。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点:都生长在(土壤)中,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主要不同点是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气囊)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8、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常见的叶脉有平行脉、叉状脉、网状脉。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生命过程。9、可用(测量)叶片长宽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用观测的(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10.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方面。11.植物的共同特点:生存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营养)和(适应的生存环境),都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制造养料),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第二单元《动物》16.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世界上大约有一百五十多万种动物。17.蜗牛适合生活在(潮湿)(阴凉)的草丛中。18.蜗牛的身体软软的,分成(头)(腹)(尾)三部分,外面有(壳),纹路可分为(左旋)和(右旋),从小到大这个壳随着蜗牛慢慢长大。19.蜗牛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巴。头上有(两对触角),长的一对触角顶端长着(眼睛),用触角辨别和寻找食物。20.蜗牛用来爬行的足叫(腹足)。蜗牛腹足中的粘液可以保护腹足(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它能利用(腹足)在(玻璃)(细铁丝)等各种物体上波浪状爬行,并会留下(黏液)。121.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被称为(齿舌),靠齿舌吃食,主要吃是(新鲜的菜叶)(黄瓜)(杂草)(瓜果皮),同时也吃胡萝卜、面包等。22.蜗牛用(气孔)呼吸,用(排泄孔)排泄废物。23.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蜗牛休眠时,可用(放入水中)或者(滴几滴水)的办法唤醒正在睡觉的蜗牛。与蜗牛长得相像的小动物有海螺、田螺、螺蛳、蛞蝓、蚌、章鱼、乌贼等。24.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疏松)的土壤中。25.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是: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等。26.蚯蚓身体由许许多多(体节)组成。蚯蚓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环带在离(口)较近的那一端。27.蚯蚓没有腿,身上长着短而坚硬的(刚毛),在蠕动时起支撑和防滑作用。※通过体内纵肌和环肌的(收缩)(舒张)相互配合使身体前行,即(伸缩爬行)。遇到危险时会(身体收缩)。28.蚯蚓用(皮肤)呼吸,所以不适合在水中生活,大雨过后会钻出土壤透气。29.蚯蚓的食物主要是(腐败的落叶),它起(疏松土壤)(分解落叶)的作用,被人们称之为(“环保清洁工”)。30.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