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演讲稿党建之花必将在非公企业里绚丽绽放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今晚能站在北大的讲台上,与大家一起交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是无数学子学者向往的圣地,今天能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要感谢中国科社民经社委、北大之江发展论坛的热忱邀请,给我提供这么一个机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党建之花必将在非公企业里绚丽绽放”。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讲。一、在非公企业里建立党组织,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非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非公经济领域不断扩大。加上“非公36条”的颁布实施,又极大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我这里有一组统计数据,能说明这个问题。大家知道,非公经济里比重很大的一块就是民营经济。根据《2019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统计,截止2005年底,中国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经由1979年的不足1%增长到65%左右,占到了gdp的大半江山。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个企业群体,民营企业占中国法人企业的60%以上;民营经济解决了中国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半,解决了社会新增的非农就业的80%以上;它提供了中国税收的约1/5、提供了地县税收的1/2以上。像温州更是如此,温州非公有制的工业产值占了全市工业产值的96%,上交税收占了75%,从业人员占了80%,创造的出口额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98%以上。非公经济在温州当之无愧地成了发展的主要支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基础,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从全国来看也好,从温州来看也好,对于我们党来说,必须在非公经济领域中高举党的旗帜,不能让这一领域成为游离第1页共14页于党的工作之外的空白地带。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作为一个执政党,要使党的力量有效地渗透和占领非公经济领域,增强党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必须在企业里建立党组织,发挥好党组织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在非公企业得到贯彻落实,才能不断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从而不断增强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简而言之,从我们党自身的角度来看,要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强非公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党建是非公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上面第一个问题里,我们从执政党自身的角度,讲了党在非公企业里建立党组织并开展工作的必要性。那么,问题的另一方面,也就是,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里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非公企业对党建工作是否具有天然的接纳性呢。党建在非公企业里有没有生命力呢。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讲必要性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第二个问题就是讲可能性了,也就是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里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了。那么,究竟有没有可能性呢。下面,我们试从企业管理这一个角度来切入,来分析是否具备可能性。大家知道,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法人治理结构。那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来说,是不是有了法人治理结构就足够了。当然,回答是否定的。没有法人治理结构,自然缺乏科学管理的前提。但是,有了法人治理结构,也仍然有一个如何把企业内部的各个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调动起来、协调起来的问题。建立各种机构、制度,是调动和协调各个要素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对于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人来说,制度只能规范人的最低限度行为,只能给人们划定一个不能越过的底线,违反这个底线不行,但在这个底线上面,制度是没有办法的,制度是难以起作用的。对于人自身和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些非物质因素,人们通常说的第2页共14页“软件”,如对企业的价值判断,对企业基本理念的认同,由认同而产生的自觉的服从、创新的冲动、团队的精神等,制度是无能为力的。这些问题,只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实现、来解决。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两大支柱。企业制度主要是抑制人性恶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主要是引导人性善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