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震中的父与子(区淑芬)VIP免费

地震中的父与子(区淑芬)_第1页
1/2
地震中的父与子(区淑芬)_第2页
2/2
2013学年第一学期_五年级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型新授课编写人审核人班级___小组___姓名______◆研学导航:1、知识链接:地震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断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10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2、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2、我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我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感受父亲的了不起,体现父爱的伟大。◆研学过程:(自主、探究、合作)【研学链接】(课前完成)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2.学习生字词,我会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3.我觉得以下的字要提醒同学分清楚的:4.默读课文,我能抓住关键词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这对父子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5.我能搜集到跟地震有关的资料,并整理,我认为对课堂学习有关的资料有:【研学探究】研学问题1: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学法提示: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完成后在小组交流,不能解决的做好标记,组长安排汇报。研学问题2: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学法提示:读课文,思问题,画句子,写体会,关注人物描写方法,完成后在小组交流,不能解决的做好标记,组长安排汇报。【研学应用】父亲的那份坚持让我们感动,想象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场面,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学测评】1.回顾这节课的内容,你学到了什么?2.小组评价这节课的表现你能得到几颗星。(请打“√”)学习态度参与讨论课堂展示学习效果★★★★★★★★★★★★【研学拓展】(课后思考)推荐阅读:朱自清《背影》。(家长评价签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区淑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