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回顾前课,导入新课。同学们,滑铁卢之战作为世界战争史上的一次重大战役,我们不仅应该了解它,更要解读它、品味它。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为我们精心描绘这样一幅历史画卷的。(课件展示:滑铁卢之战——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现在,这幅画卷就要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作者会用什么来做这幅画卷的背景?(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又会把什么置放于画卷的中心?(主要人物)又会描绘哪一个历史的瞬间?(课文中“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部分)二、再读课文,明确研读目标。1.感受战争场面2.分析关键人物3.把握关键时刻三、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1.请男同学在文中找出作者描绘战争场面的相关语句,谈谈你们对这场战争的印象。(学生结合课文,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明确:战争场面——战斗激烈气势恢宏惊心动魄意义非凡……2.请女同学找出文中描写格鲁希的相关语句,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结合课文,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明确:人物形象——惟命是从缺乏胆识优柔寡断不能随机应变……3.思考: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这一部分里,作者对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进行了精当的评述。找出这些语句,谈谈自己对这场战役失败的看法。(学生结合课文,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依1/2据。)明确:关于这场战争,历来看法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配合多媒体课件进行归纳总结)——我们说,任何一场战争的成败,任何一个人物命运的起伏,应该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滑铁卢一战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的作用,格鲁希的决定固然影响着滑铁卢之战的走势,但绝不是原因的全部。因此,以辨证主义的观点来看:作者的看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夸大了偶然因素的作用;而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及其做出的错误决策,显然加速了拿破仑的败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四、课堂小结。《滑铁卢之战》作为一篇报告文学,它真实地记录了这场战役的全过程,让我们对于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有了真切的认识,显示了它作为报告文学这一体裁新闻性的特点。同时,作者对于这场战争能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既有对战争场面的全场景的勾勒,又有对关键人物的、时刻的细部特写;就有细腻生动的描摹,又有发人深省的评论。因此,极富文学欣赏价值,很好的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这一重要特点。五、布置作业。1.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搜索有关滑铁卢战役的文字和影视资料,并将课文与查询到的有关史料、影像资料作比较阅读。2.课下自读《语文读本》中的报告文学《火刑》,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进行赏析。板书设计:滑铁卢之战(报告文学)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全场景的勾勒关键细部的特写细腻生动的描绘发人深省的评论文学性…………真实新闻性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