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4分)1.使反应4NH3(g)+3O2(g)=2N2(g)+6H2O(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O.6mol。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为()A.v(NH3)=0.01mol·L-1·s-1B.v(O2)=0.015mol·L-1·s-1C.v(N2)=0.02mol·L-1·s-1D.v(H2O)=0.02mol·L-1·s-12.乙酸蒸气能形成二聚分子:2CH3COOH(g)(CH3COOH)2(g)ΔH<0。现欲测定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措施有()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3、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在定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amolA生成,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⑥用A、B、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的状态;⑦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②⑤B、①③C、②⑥⑦⑧D、⑤⑥⑧4.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在反应过程中,若改变某一条件,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分离出了氨D.t4时减小了压强5.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固体)B.NaNO3溶液C.NH4Cl(固体)D.CH3COONa(固体)6.已知700K时,N2+3H22NH3+Q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保持700K条件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0.5molN2和1.5mol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Q2。则Q、Q1、Q2的大小关系是()A、Q=Q1=1/2Q2B、Q>Q1>2Q2C、Q>2Q2>Q1D、Q=Q1=Q27.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ΔH<0反应平衡后,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4.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时n(SO2)=1.4mol,n(O2)=0.9mol,则此时SO3物质的量为()A.1.4molB.1.6molC.1.8molD.2.0mol8.在密闭容器中充入X、Y两种物质各2mol,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如果容器的容积固定为2L,则Z的平衡浓度的表达式(式中S指对应区域的面积)为()A.1-SaobB.2SaobC.2-SabdD.1-Sbod9.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D反应Ⅳ:△H<0,T2>T110.某温度下,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g)+H2O(g)H2(g)+CO2(g);H>0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均为nmol,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C、再加入nmolCO和nmolH2OD、再加入2nmolCO2和2nmolH211.一条件下,可逆反应2A(气)+B(气)nC(固)+D(气)达平衡。若维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测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B.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C.该反应式中n值一定为2D.原混合气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其中M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12.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lmolD.均减少1mol1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SO3(g)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