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重难点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六、说板书设计七、说教学反思这课是寻访校园里的动植物这一单元中的第4课,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身体特征及其行为习性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活动,解答一些他们以前的疑问。由于学生对本单元前3课的学习,对于蚂蚁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学生以往的知识防碍新的学习,《观察蚂蚁》一课我尽力利用学生不系统、一知半解的知识同学生平等地、和谐地展开讨论研究,把观察、实验、研究的活动引向深入,从而提高学生的概念水平和认知能力。使学生学习下一课《更多的小动物》时更得心应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用文字描述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3、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习性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3.懂得珍惜生命、爱护动物本课的教学重为: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难点为:探究蚂蚁的行为习性;对于蚂蚁的外形四年级的学生不难掌握,蚂蚁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本课的教学问题在于如何培养他们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在认知方面没有多大意义,真正的意义在于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活动,获得对蚂蚁的直接认识,这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所以我把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确定为本课的重、难点。四年级的学生,思想还未真正成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是有限的,缺乏观察、归纳、总结能力。但他们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对大自然事物探究的欲望。将学生作为学习探究的主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观察、实验、归纳、总结能力和学会珍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本课的教法有:1.谈话讨论法2.探索发现法3.归纳总结法本课的学法有:1.自主探究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3.交流汇报学习1、激发兴趣,珍爱生命4、课后拓展,兴趣为主3、探究学习,开放空间2、观察外形,师生互动1、激发兴趣,珍爱生命首先课前让学生寻找蚂蚁的踪迹并想办法把蚂蚁请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对于蚂蚁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他们寻找小蚂蚁的踪迹时,可能会发现蚂蚁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课上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请小蚂蚁的方法,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有礼貌,让孩子体验到要珍爱生命,不要伤害小动物。2、观察外形,师生互动再设计一个师生互动的小游戏,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仔细的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分组汇报,老师对照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画蚂蚁,画出蚂蚁的形态。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对蚂蚁外部形态有准确的把握,给予学生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3、探究学习,开放空间然后我以朋友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与蚂蚁已有的了解和认识。让6个小组的学生把蚂蚁放进各自的生态盘中,使它们在一个相对自然的环境下活动,让学生观察和发现蚂蚁有趣的事。在每小组设置一人为智慧星,把他们的发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汇报。最后评议哪一组的智慧星的发现最多,哪一组发现的最有趣,初步形成科学发现的价值观。↑蚂蚁怎样搬运食物?分小组进行更多的观察。做好观察记录。4、课后拓展,兴趣为主最后我设计了让学生带上自己的蚂蚁放回大自然中去观察,让观察更真实。并以拟人化的说法要求学生把蚂蚁送回它自己家,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要珍爱生命,不要伤害小动物,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头:长有一对触角胸:长有三对足腹身体构造习性群集而居恋巢性强食性杂繁殖过程分为交配、产卵、分窝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探究性学习,学生多观察多实验,从每一组相同的实验材料改革为不同的实验材料,使每一个孩子有不同的发现,学生不再是一节课只局限于他观察和研究一个问题,而是全方位的进行观察,让兴趣活动带领他离开课堂,是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培养学生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