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亲》演讲稿甘安强“孝亲敬老”感人事迹甘安强,是熨斗中学八年级一班学生,家住XX省XX县区偏僻的瓦子沟村三组。我们全家现有人口2人,爸爸甘定财、妈妈谢飘荣分别于1996年、1998年因疾病而死,于是在2岁时我便成了孤儿。全靠年迈的婆婆抚养,生活特别艰难。婆孙俩以种2亩田地为生,家中每年除养一头猪外再无任何经济来源,家中年人均收入200元以下。如今婆婆年岁已高(生于1937年),体弱多病,身体已大不如从前,加之患有严重性疯湿关节炎。可以说她命在旦夕,但她还不得不拖着老命肩负着我的生活和上学费用,因此家庭十分困难。但我深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心地善良,独立自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我要做父母的好儿子,婆婆的好孙儿,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在家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我自小跟婆婆生活在一起,由婆婆一手带大。婆婆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精心呵护着,关心着我的冷暖、起居,可我并不象其他孩子那样因宠爱而被惯上坏习惯,而是将婆婆的爱装在了心田。婆婆为了我抚育成才,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吃尽苦头,备受艰辛,从未有过半句怨言,我看着婆婆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影,在心里默默发誓:以后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六月初八,正当人们沉浸暑假的氛围时,不幸的事情又再一次降到了这个历尽沧桑的家庭,我的婆婆终因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脑血栓,起初半身不遂,渐渐发展到全身瘫痪。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悲伤与无比的沉重啊。在婆婆病重住院的55天里,我每天都陪护在婆婆的病床边,精心护理。由于血栓较重,婆婆不能咀嚼食物,只能从鼻孔中把管子插到胃里,依靠鼻饲进食,每次打流食,我都很特别小心的配合医生做好饲食,生怕给敬爱的婆婆造成哪怕一点点的第1页共4页痛苦。婆婆虽然不能讲话,望着孙儿的眼神里,有多么的慈爱,更有无比的疼惜。在我周到精心的陪护下,婆婆的病情逐渐得到了控,最后幸而好转。14岁的我面对家庭的不幸,坚持奉养老人。几乎多次被迫辍学,我只好承担起下地种田和全部的家务劳动,我只好乘每周周末独自下地种地种田来维持婆孙俩的生活,通过我的勤劳苦作,我们婆孙俩的口粮达到了自己。上学期间和暑假还要挤出时间到附近打工挣钱以供婆婆看病和自己上学。在家里我把婆婆对她的爱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因而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一直是婆婆带着我。我每周放学回家就独自下地种地种田,只能乘夜晚认真地做作业,从不让婆婆操心。做完作业还帮婆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洗衣服,扫地,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深夜,一旦听到腰酸背痛、头痛的呻吟,我就拉婆婆在床上坐起来,先给妈妈倒上一杯热茶,再用热毛巾帮婆婆托托头部、腿脚、肩背,然后说说勤奋好学的故事,讲讲笑话给婆婆听,好让婆婆的病情因为有了我的关心而减轻。在学习上,我刻苦勤奋,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婆婆为我的付出,每周周末的夜晚,我总是拖着劳累不堪的身体坚持学习到深夜。在生活中,我一直节衣缩食。我从不幻想着要买新衣服。在学校我从未自己掏钱买过早晚点,一天只吃2.00元钱一餐的早饭午饭,每周节省5元钱好给婆婆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衣服旧了我照样高高兴兴地穿着上学,衣服破了我只好请隔壁三婆补一补再穿。每年婆婆过生日,我都会拿自己在学校节省的钱悄悄地买上一份小礼物,给婆婆一个惊喜。一斤大肉,一俩斤小菜,一盒营养品,让婆婆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当中。在校是个尊师的好学生在学校里,我是老师得力的好帮手。管理班级,收发作业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让老师省心了不少。作为一班之长,我总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了示范带头的好作用,为良好班风、班纪的形成树立了榜样。第2页共4页清晨,我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领着同学们清扫卫生区;早读课上,老师还没来时,是我领着大家朗读课文;放学时,是她举着牌子护送大家走在放学的路上;学校大扫除时,我总是争着抢着干活,爬上窗户擦玻璃,拿着水壶去洒水,扫教室,排桌椅,倒垃圾,我忙前忙后,忙里忙外,不怕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