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思路研讨K12教育网2012年11月28日K12教育网1《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分为五个部分:◦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五大行动之首:◦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中小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十年规划”的五大主旋律摘自杨宗凯教授GCCCE2011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有利于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三种角度◦站在“促进教师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待资源◦站在“融入与促进业务”角度看待资源◦站在“用户体验”(尤其是推送)的角度看待资源三个原点性问题:◦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是什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习自主学习。◦如何促进资源共建与共享,实现上述目的。教师: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业务融合,以建促用,结合教研业务过程中生成的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为学生生成学习资源,提高学习的有效性、针对性。◦如何吸引用户提升用户体验,包括:智能上传资源预览搜索排序(资源权重算法)个性化推送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资源共建共享K12教育网构建支撑教师教研与学生学习的资源应用服务体系2融入教研业务过程—与资源产生与使用的“过程”结合,提升资源价值◦Web视频课例研究◦校本研修新型资源组织形式—由“文档”上升到“学习”的层次,提升资源价值◦教学课例◦教育微视频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几种创新模式教育资源云平台•围绕用户体验为中心,促进区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资源的一体化管理。网络视频教研系统•将资源融入教研业务,建立教师网络教研环境,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微课程学习系统•通过教育微视频,让学生按自己的步调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将课堂可以延伸到家庭和任何地方。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应用服务体系校本研修工作坊•校本研修工作数字化,保存分、享研修成果,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袋,精准掌握研修数据,准确评估研修成果。教育资源云平台企业、个体资源微视频资源视频课例教研资源存储、汇聚个性化智能推送校本研修工作坊教育资源云平台围绕用户体验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便于用户操作(上传、下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资源推送互联网应用广受欢迎的最大启示是:“用户体验”是否精彩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Google、苹果、新浪微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极致简洁、极致简单,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快乐感和方便感,从而留住用户、并产生广泛的用户口碑。用户体验是受欢迎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用户体验设计目标:最短的时间、最简洁的操作,帮助用户尽快完成工作(发布或下载)。◦查找:用户只需操作2次即找到合适的资源。◦下载:用户在下载前可预览资源内容,决定是否下载。◦发布:用户发布资源时无须填写任何数据,由系统帮助自动归类整理。海量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用户体验要求•对于Word、PPT、PDF、图片、视频文件,均可实现在线预览,以便帮助用户在下载资源前判断资源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减少盲目下载所带来的无助感。•为了适应移动学习的浪潮,可在平板电脑(如:Ipad)、智能手机上实现预览。体验提升1:资源预览基于用户行为的自适应的资源质量评价技术•互联网搜索铁律:•在搜索结果不能排序的情况下,数据量越大价值越小。•排在搜索结果3页以后的,几乎等于没有搜出来。因此必须要能够把最佳结果排在第1页(最好是前5名)。体验提升2:资源质量评价与排序•对于海量资源来说,资源质量不能由人力去评定,必须要建立一套“自适应”的评价机制。•在能够预览的前提下,预览、下载的用户行为即可作为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验提升3:资源推送机制•当用户进入年级学科时,系统通过对用户下载行为的分析,将一周时间内用户下载量最多的资源推送给用户体验提升3: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