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包头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6分,选对不全得3分,选错得0分14.以下涉及物理学史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被爱因斯坦证实。B.安培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法拉第通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开普勒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5.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其中B、C为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B.B、C的向心加速度小于赤道表面物体的向心加速度。C.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D.A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16.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后,沿同一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以前,乙车的速度始终比甲车的速度增加的快B.在t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遇C.在t1时刻以前,乙车的速度始终比甲车的大D.在t1时刻以前,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面17.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①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②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大小可能等于F③地面作用于斜面的摩擦力一定向左④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可能等于两物体重力之和。以上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正确18.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B上左侧,用恒力F将A拉到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拉力F做功为,生热为;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自由滑动,则拉力F做功为1FAB,生热为,应有:A.,B.,C.,D.,19.如图,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为R,在线圈由平行磁场的位置转过90O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通量的变化量△Φ=NBSB、平均感应电动势E=2NBSω/πC、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D、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20.如图所示,AC、BD为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将等电荷量的正、负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关于AC对称.要使圆心O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置一个适当电荷量的正点电荷十Q,则该点电荷+Q应放在:A.A点B.B点C.C点D.D点21.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24所示,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如图25变化时,图26中正确表示线圈感应电动势E变化的是: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2.(4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金属丝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图中读数为_____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读数为___________mm。23.(10分)某同学为测量一未知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先用欧姆表进行粗测其阻值,他选×10档进行测量发现指针示数太小,之后应换用档(填×1或×100),在测量之前还需要进行的步骤是。之后表盘读数为15,则该电阻阻值为。接下来该同学在待选器材中进行器材的选择,待选器材有:A、直流电源6VB、电流表0.6A,内阻约为0.5ΩC、电流表3A,内阻约为0.1ΩD、电压表5V,内阻3kΩE、电压表15V,内阻9kΩF、滑动变阻器10ΩG、滑动变阻器100ΩH、导线电键若干该同学选择了A、H,之后还应该选择的器材有;为了测量该电阻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他设计了四种电路,如下图所示,应该选择。324.(15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长为l的细线,细线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恰好能在竖直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B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