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变色龙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的一组是()A.契诃夫(hē)伶俐(línɡ)模样(mó)B.蜥蜴(xī)戳穿(chuō)没收(mò)C.胚子(pēi)恐吓(xià)不赖(lài)D.畜生(chù)赔偿(chánɡ)醋栗(sù)提示:A项中的“模”读“mú”;C项中的“吓”读“hè”;D项中的“栗”读“lì”。答案:B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疯颠首饰伶俐恐布B.魁梧荒芜严历聚集C.矫贵炫耀洋溢维持D.冷清蔑视荒唐名贵提示:A项“布”应为“怖”;B项“历”应为“厉”;C项“矫”应为“娇”。答案:D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1)形容不高兴,不振作。()(2)形容想法十分奇怪。()(3)炫耀武力,显示威风。()答案:(1)无精打采(2)异想天开(3)耀武扬威4.填空。契诃夫(1860~1904),_______国作家,是具有世界声誉的_______大师。他二十岁开始创作,一生写了七百多篇短篇小说。其中,《万卡》《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变色龙》均脍炙人口。这些作品多取材于俄国中等阶层的“_______”。答案:俄短篇小说小人物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2)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提示:“无精打采”本指人的神态。“像”是比喻的标志。答案:(1)拟人(2)比喻2.文章三次提到“法律”有何作用?提示:“法律”冠冕堂皇,实质却完全不同。参考答案:所谓“法律”只是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工具,绝不会是保护人民的,说明沙皇法律的虚伪性。使小说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小警官的揭露上,把矛头直指沙皇的专制统治。3.在刻画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时,他的态度前后迥然不同,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说说这种手法的作用。提示:对比是为了突出人物的鲜明性格。参考答案: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态度,对狗和狗的主人、对案子的处理意见,每一次变色就形成一次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让两种互相矛盾的语言交替出自同一人物之口,把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压下的“变色龙”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4.看作者在第一部分为奥楚蔑洛夫安排的精彩出场,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用心爱心专心1A.他的出场耀武扬威,巧取豪夺。他一上场,作者就用含蓄的笔墨暗示此人不是好东西。B.“沉静”“无精打采”“连……也……”等属于细节描写,暴露出俄国社会腐朽黑暗的真实面貌——恐怖萧索,空气沉闷得令人窒息,老百姓无精打采、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唯有沙皇的鹰犬威风凛凛地招摇过市。C.这样安排,不仅显示了警察在政治上压制群众,而且表现了在经济上的榨取。警官手里“提”的和巡警手里“端”的,就是他们掠夺百姓财物的明证。提示:B项中“细节描写”不对,应该是“白描手法”或“环境描写”。小说的第一部分通过简单的勾勒就显示出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答案:B5.“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提示:奥楚蔑洛夫为了将军家的一条狗,竟这样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地变来变去,前后共变六次。但不管他怎样变,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都是为什么?为了将军,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他对上阿谀逢迎,奴颜婢膝,对人民威风凛凛,蛮横欺凌,这是一条媚上欺下,善于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他本人就是沙皇政府的一条还不赖、怪伶俐、挺忠实的看家狗(指肖像图)。参考答案:多变善变。作者塑造变色龙这个典型人物,是想透过这条变色龙,让我们看到俄国社会中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腐败风气,看到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也看到作者对这类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和辛辣的讽刺。6.“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这是哪群人的做法?请分析。提示:这是庸俗的民众的神态。他们无聊地看热闹,并不同情弱者,最后反而“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对奥楚蔑洛夫无耻的行径,也无谴责之意,反而司空见惯,不以为怪。联系环境来看,当时的沙皇俄国已经到了末世,整个社会浑浑噩噩、暮气沉重,到了必须进行大的变革才能摆脱危机的时候了。参考答案:他们无聊地看热闹,并不同情弱者,对奥楚蔑洛夫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