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文明交往》教案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掌握基本交往礼仪技巧。2、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3、懂得辨识网络交往的利弊。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特别是陌生人沟通的技巧,在交往中成为受欢迎的人。2、通过讨论,让学生感悟做文明上网人。教学过程一、文明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1、奇闻异事。时间:1920年地点:印度事件:传教士辛格在狼窝里发现两个“妖怪”,这两个“妖怪”后来被证实是两个女孩,一个8岁左右,一个大概2岁。2、师生交流。老师:你能想象一下,她们当时的样子吗?她们和我们普通人会有哪些不同?据辛格讲,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之初,像狼一样舔食东西,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她们那目光锐利刺人的眼睛,黑暗中能像狼似的闪闪发光;再热也不淌汗,而是像狗般地张大嘴巴喘气,借以散热降温;不管主人给她们穿上什么衣服,都被撕个粉碎,她们不会说人话,仅在夜阑人静后,不时发出长嗷。老师:如果你是辛格,你觉得怎样才能让她们恢复正常?3、小结。人际交往的必然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进感情,分忧解难,结识更多朋友。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文明交往,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修养,对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促进作用。二、尊重是交往的前提。1、活动。小品表演(一学生扮演病人、顾客,另一学生扮演医生和售货员)。一个病人到医院看病,他来到诊室说:“我嗓子疼,赶快给我看看,快点,快点。”医生对他毫不客气。他和医生吵了一架。后来,他又去商店,看到一件衣服挺漂亮想买,他对售货员说:“喂,喂!把那件衣服拿来我看看。”售货员没理他,他又嚷到“说你呢,听见没有。”售货员也没给他好气。最后,他是病也没看,衣服也没买成。2、交流。老师:这个人在交往过程中犯了什么错误?如果他改变了态度,用了下面的语言:“请”、“好”、“麻烦您”、“谢谢”等礼貌用语,会怎么样呢?学生:不仅看了病,还买了衣服!老师:这次为什么会顺利了呢?学生:因为他尊重了别人,别人也尊重了他!3、小结。尊重是交往的前提。1、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2、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3、学会交往首先要懂得尊重,学会尊重。三、礼貌是交往的名片。1、老师:读下面材料,猜售货员说了什么?2、材料。甲:喂,给我拿本精选作文。乙:阿姨,请给我拿本英语辅导书。售货员先给乙拿书,乙感激地说“谢谢阿姨,再见!”然后高兴地离开了。甲忿忿不平了:“我先到的,凭什么先拿给她了?”售货员答道:“……。”3、讨论。学生:“人到了,可礼貌没有到!”四、网络交往。1、小组交流对网络的认识,并对照自己在网络交往中的行为,谈谈自己的感想。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在网络交往中必须具备的素养,全班交流,制定班级绿色上网公约。五、总结。老师:礼貌是现代文明行为的起码要求,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风采和魅力。礼貌是社会文明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是畅行千里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