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学会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通过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提高准确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自查自纠、合作探究学习,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建构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考试要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分析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加试)Ⅰ课前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右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完成第2题。2.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A.水蚀作用B.风化作用C.风蚀作用D.溶蚀作用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完成第3题。3.导致和田玉籽料磨圆程度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接触变质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题。4.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刚果河以图中M、N为界,分为上、中、下游。读右下图,完成第5~6题。5.关于刚果河各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U型谷地B.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河流流速平稳C.中游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开阔D.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易形成地上河6.刚果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其原因正确的是①入海口附近,河谷窄,海浪侵蚀强②入海口附近,落差大,河流流速快③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少④流域年均降水量小,河流径流量小1④③②①图2图1第5~6题图姓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姓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湖面海拔3196米。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材料二:图1为青海湖流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区域沙地分布图。图3为湖区某地气候统计图。7.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为和,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8分)3第7题图3第7题图2第7题图1附思维导图(设问主题)姓名:Ⅱ变式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亚马逊河全长6440千米,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千米,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材料二:下图为亚马孙河河口示意图。在亚马孙河河口地带,常形成1.5-2.44米高的大潮,气势磅礴,景色壮观。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亚马孙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主要原因。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1)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地为和。(2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分)4巴索那金桑姆母曲曲曲曲湖错那曲那N山地10k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