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什么是湿地?1、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滩涂沼泽河流湖泊水稻田2、湿地的类型和特点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渔塘、人工河、人工湖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防止海岸侵蚀,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三江平原鄱阳湖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湿地分布规律:东部多,西部少。洞庭湖案例:阅读p42材料:说说洞庭湖湿地有哪些作用?1维持生物多样性2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4航运5旅游观光6净化水中污染物“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资源的宝库”“地球之肾”1、洞庭湖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人类过度的利用和开发,导致洞庭湖出现一些问题。阅读P43页材料:萎缩的洞庭湖思考:洞庭湖为什么会萎缩变小?洪水一大片,枯水一条线突出问题产生原因湿地数量和面积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水质污染问题突出围垦湿地、泥沙淤积过度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1洞庭湖区成为“渔米之乡”的有利条件?①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②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无霜期长③河湖众多,灌溉便利④土层深厚,土地肥沃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人多地少,围湖垦田能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3、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好处:负面影响:增加粮食,带来经济效益洪涝灾害变得频繁、环境恶化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湿地?2、洞庭湖湿地资源的保护措施:1退耕还湖、退耕还林2封山育林,保持上游水土。3禁止滥捕滥猎、制定休渔期。4防止水污染治理之后的洞庭湖•上图是一种湿地资源利用模式。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在洪水期间可蓄水分洪,在湖水水位较低时,又可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民不种田而去养鱼,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好不好?•除此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式?参考答案:湖区退田还塘,既可蓄水分洪,又可发展水产养殖。既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又使原来的居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非常好。另外的发展方式利用水产资源发展水产加工工业。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三江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区,被列为世界重要湿地保护区:高纬地区,气温低,湿度大,有利于沼泽土的发育。沼泽范围主要在三江平原沼泽的保护保护原因蓄水池,也是水源地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美丽的杭州西溪湿地历年的世界湿地日主题:2001年:湿地世界——一个等待发现的世界2002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2004年: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