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岱岳区粥店中学丁桂宝丝绸之路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鉴真东渡日本马可●波罗日本遣唐使中外友好往来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岱岳区粥店中学丁桂宝中外交往——走向大海西洋,明代的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郑和,回族,小名三宝,本姓马,后被成祖赐姓郑。其祖父和父亲曾从海路到达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受家庭的影响,郑和自幼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并通晓各国的文化习俗,向往航海,被明成祖选中,成为出使西洋的最佳人选。中外交往——走向大海时间次数规模人数到达范围郑和下西洋盛况(阅读课本p95)1405~1433年先后7次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出海2.7~2.8万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注:①惠帝:建文帝。②亡:逃往。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明朝的国威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中外航海活动的对比郑和下西洋是世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郑和①履,行走。②通衢(qú),宽广的大道。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物质前提:技术条件:主观因素: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郑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和全体船员的良好合作。明代罗盘明代罗盘长长151.8151.8米宽米宽61.661.6米米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材料一: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苏禄国郑和下西洋后,苏禄国王率王率300300多人访问中国。多人访问中国。材料二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许多中国人到南洋(即今东洋后,许多中国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南亚)去做工和经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倭寇倭寇是指自元末是指自元末明初起明初起,,流流窜在我国东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商人和海盗。冲突之一——抗击倭寇读史知史材料一: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在商人汪直的勾引下,“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同时告警。”——《明史·日本传》材料二:“倭寇所至,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千里,河内积货满千船。”——《倭变事略》台州登州福建广东冲突之一——抗击倭寇福建小吃"继光饼"鸳鸯阵戚继光民族英雄抗金英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冲突之二——占我澳门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一国两制明朝国力前期强盛明中国势后期衰落冲突战争友好交往●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收获平台●郑和下西洋“瓦格良”号航母中国应如何确立自己的海洋战略?戚继光纪念馆明成祖明成祖1402—14241402—1424在位在位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为了显示明朝的国力强大,人民富足,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给明朝经济及人民带来沉重负担。换个视角看历史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中国中国亚非各国亚非各国丝绸、瓷器等丝绸、瓷器等珠宝、香料、药材珠宝、香料、药材中国中国亚非各国亚非各国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郑和、船员郑和、船员国王、使臣国王、使臣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