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拒绝毒品》教学案例与反思[内容摘要]:一.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拒绝毒品》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3课《生命的宣言》第一课时。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许多诱惑和陷阱,如:毒品、赌博、烟酒、网络陷阱等。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我们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他们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对于身边的诱惑确实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要有意识的进行正面引导与沟通,拒绝不良诱惑。二.认知目标1.了解毒品的种类。2.知道毒品的危害,增强拒绝毒品的意识。3.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念,抵御毒品侵蚀,积极参加禁毒活动。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毒品的危害,了解拒绝毒品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2、难点: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和行为。四.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毒品危害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一套;3.写有“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大白纸一张,学生自备绿丝带、蓝丝带。教学实录:一、初步感知,认识毒品1.情景导入A.课件播放罂粟花图片。B.谈话揭题:这一朵朵娇艳的花朵,叫罂粟花。我国中医、西医都用它加工成药品。止痛、止咳、抑制神经......但是,有些人利用罂粟花的特点为自己的利益去害人。从罂粟花中提取的一种黑膏,就是鸦片。大家知道“鸦片”是什么吗?(毒品)说到毒品,我们就会联想到与毒品有关的许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个沉重的话题。2.认识毒品A.教师导语: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毒品的资料,你们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毒品吗?(生阅读教材内容)B.小组交流,了解常见毒品。C.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的毒品画面。(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摇头丸、可卡因、冰毒)D.开展毒品知识抢答师:我们来个小小的测试,比比谁了解的毒品知识多,下面进行毒品知识抢答。单选题(1)你知道“世界禁毒日”是哪天吗?()A.3月3日B.6月26日C.5月31日(2)你知道毒品的种类大约有多少?()A.五种以上B.五种以下多选题(3)毒品会让人()A兴奋B镇静C催眠D产生幻想(4)毒品对人的()系统有极大的破坏作用。A神经系统B血液系统(5)以下哪些是毒品?()A大麻B海洛因C冰毒二、互动交流,了解毒品的危害教师导语:看来,同学们课前真的下了功夫,毒品知识拦不到你们。毒品的种类繁多,但不同的毒品有着共同的危害。下面,以热烈的掌声邀请我们的小组代表,把他们搜集的有关毒品危害的资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A.图片展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毒品危害图片。B.故事展(1)各小组派代表讲述有关毒品的故事(故事见附件)(2)多媒体播放故事《从百万富翁到吸毒魔鬼》(3)小组交流,谈谈感想。C.课堂小结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殃及家庭,危害社会。三.总结提高,强化认知(1)过渡谈话:毒品之害,犹如瘟疫,毒品泛滥成灾,让人家破人亡,国家民族面临威胁,世界和人类难以安宁。其实,我们祖国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打击毒品了,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被称为“禁毒第一人”的是谁吗?(2)观看《林则徐虎门硝烟》视频片段。(3)师抛出话题,小组讨论:同学们正处于青少年时代,大多喜欢尝试和冒险,当朋友说:“尝一次吧,挺好玩的,就一次没事的”时,有的觉得很难拒绝。可见,拒绝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门艺术。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拒绝呢?A.学生分组讨论拒绝的方法。B.小组汇报交流:评一评,哪种拒绝方式更好,为什么?C.问题探究,巩固提高:如果你不小心染上了毒瘾,你会怎么办?如果你发现周围的同学或朋友吸毒,你会怎么做?四.课后拓展,付诸行动1.表决心签名A学生左手系表希望的绿丝带,右手系表决心的蓝丝带。B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白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2.面对签名宣誓: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坚决与传毒、贩毒行为作斗争!教学反思一、合理开发课本资源为了寻求合适的教学起点和切入点,我在课前对学生作了一次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对毒品的认识是肤浅的。因此,我安排学生开展毒品危害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