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三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三三))预习语言风格是诗歌总体语言的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哪些?清新自然明白晓畅(简练生动)平淡质朴华美绚丽委婉含蓄沉郁顿挫(深沉凝重)雄奇豪放婉约细腻慷慨悲壮多用口语魏晋:曹操:苍凉雄健;陶渊明:恬淡自然、醇厚隽永唐:李白:激越豪放、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王维:恬淡优美高适岑参:悲壮苍凉白居易:平白清新,雅俗共赏李煜:颓靡伤感、细腻感人;宋:苏轼:雄健豪放;柳永:缠绵悱恻;李清照:婉约凄切;陆游: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雄浑壮阔;姜夔: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讨论展示课前热身题春怨金日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回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质朴、口语化(步骤一明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列例证)。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析感情)。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回答:委婉含蓄。商女,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后庭花》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表现出诗人对封建贵族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规律总结:(一)总结提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3)试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二)总结答题步骤:(1)明特色: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或结合全诗分析。(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教师提示:•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牢记语言风格术语及效果词。•效果词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入木三分、炼字精巧、庄谐俱见、深沉隽永、准确精练、简洁生动、辞藻华丽、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准确传神、绘声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等等。•常见错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反馈训练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答案】(步骤1)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步骤2)“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步骤3)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是一首边塞诗,它的语言特点是什么?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案】(步骤1)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步骤2)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步骤3)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观祈雨(唐)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问:这首诗在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答案】(步骤一)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步骤二)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步骤三)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答案】(步骤1)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质朴。(步骤2)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幽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