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新型模式下的航海类专业学风建设的探索与研究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一产学研新型模式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在为建设海洋强国而奋斗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优良学风则是卓越计划的重要保障。以上海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卓越班”为例,从思想引领、考评机制、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航海类专业学风建设。关键词航海类专业;学风建设;卓越计划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0-0067-031航海类专业“卓越班”基本现状在以产学研新型模式培养人才的背景下,上海海事大学航海类两大专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均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每专业每届70人左右(两个班),开始推行“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培养制度。对口企业为中国海运集团。“卓越班”采用四年制本科“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三年在校学习,累计一年在企业实践和从事毕业实习。2产学研新型模式下加强航海类专业学风建设的意义我国正处于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海运业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支柱所在,而海运业的发展支柱则是海运人才。《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亦提出:“完善海运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海员特别是高级海员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专业化、国际化海运人才。”[1]教育部于2020年开始探索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一产学研新型模式,目的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学风建设是促进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航海类专业“卓越班”中建立加强学风建设机制,为卓越人才的培养打造优良的学风环境,培养更多建设海洋强国所需的海运人才,是航运院校卓越计划班级的迫切任务。3如何加强航海类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专业“卓越班”的学风建设发挥准军事化管理优势,加强组织领导准军事管理是航海类专业的特色之一,也是推进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利用好现有准军管管理机构的现实作用,协调各类教学和管理资源大力支持学风建设工作,促使“卓越班”内部形成优良学风环境,做到行动军事化、行为规范化、着装统一化、锻炼强制化,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纪律观念、强健身心及团队精神。同时,进一步完善准军事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创建积极向上的学风,形成有海事特色的文化精神和海洋文化竞争力[2]。设立班级学风建设小组,推进集体学风建设以上海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卓越班”为例,“卓越班”成立以班委会为中心的学风建设小组,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行为准则》,准则内涵盖了早晚出勤、上课纪律、寝室内务要求、考风考纪、日常学习兴趣小组等条例,由中队长、教官助理和各班委负责监督实施,实行量化管理,分数与综合测评成绩、评优评先、入党等挂钩。为提高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设立了英语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相激励学习,并共同参与“英语口语角”活动,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该学风建设小组在每次考前均会开展考风考纪教育,在整个“卓越班”营造出“不想舞弊,不敢舞弊,不用舞弊”的良好风气,大学四年,班级考试违纪人次为0。良好的学风铸就非凡的成就,经过学风建设小组的努力,该“卓越班”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为96%,普通班仅有90%;大学六级通过率为30%,普通班仅有24%。轮机工程专业共有学生289人,其中含“卓越班”学生72人,占比25%;大学四年专业综合测评成绩前10名中,有4名是“卓越班”学生,占比40%;前100名中,有31名是“卓越班”学生,占比30%。由此可见,“卓越班”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学风建设,而学风建设小组则是这一切的保障所在。探索适合“卓越班”的学风建设工作考评制度要完成航海类专业“卓越班”的优良学风建设目标,必须要施行符合“卓越班”发展的学风建设工作考评制度,将其放在学生工作的首要位置。正因如此,要探索一套符合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卓越计划”发展目标、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客观、合理地评定学风建设工作的成效。建立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