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交通安全教育模式探究摘要。针对基层社区发展的特点,在前期推动社区交通协同治理的基础上,XX市桃源街道以民生微实事项目为抓手,通过建立交通安全督导队伍,以多媒体宣传为手段,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推动社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探索了社区交通安全教育的新模式。关键词:交通安全;教育;社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汽车保有量快速上升。以XX市为例,截至20XX年5月,深圳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48万辆,每公里道路车辆密度510辆(国际警戒线是270辆)。这其中私家车进入更多的家庭是其主要因素。私家车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家庭,中国的新生儿一代成为真正意义上“坐在车轮上长大的一代”。防范交通安全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成为各国政府、社会的重要课题。深圳在探索出台了地方性法律的基础上,强调交通安全事故防范的立体系统治理摸索,探索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交安机制,全市11个区、78个街道全部建立交安委会及交安委办,在充分贯彻上级领导要求的基础上,桃源街道结合自身特点,推动交通综合整治治理的协同模式。同时,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将道路交通隐患的“硬”整治与社区居民交通安全意识的“软”教育集合起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推广价值。一、XX市桃源街道交通综合整治路径选择在借鉴“马峦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深入分析,XX市桃源街道以提升区域发展质量为出发点,以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为中心,委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排查区域内交通安全隐患点,提出整改措施。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街道、辖区交通、交警、城管及重点单位深入探讨,调研辖区内近年来交通安全事故情况,包括事故的数量、分布、原因及造成的损失情况,准确分辨事故高发区域,并作为下一步现场安全隐患普查工作重点,从道路设施建设的科学性、交通标志的规范性、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备性、交通科技装备的先进性以及重点车辆(工程车、快递电动车等)、重点地区(学校、医第1页共5页院、商贸市场、居住小区出口)等方面正对性调研,发现安全隐患;根据发现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先进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及手段,提出相关改善建议;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权责分工、保障经费投入、强化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通过深入调研和实地排查,课题组排查了82处安全隐患,在向相关部门作出专门汇报后,交由XX县区应急办进行牵头治理,街道协调办理,按照事权对相关隐患点进行了相关分配,通过定期督导制度指导项目的落实。这种协同治理模式得到了XX县区的大力推广。在此基础上,桃源街道深入探讨基层交通治理的模式,以民生微实事为抓手,推动各级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社区交通治理之中,通过宣传教育、建立团队、寓教于乐的形式,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交通安全治理之中,实行交通治理社区化,在探索基层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形成了一定成效。二、社区交通安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一)桃源街道社区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着重点。20XX年,XX市桃源街道交通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多人死亡事件,人数位列XX县区各街道第一。综合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除了本身交通规划、建设较为滞后外,社区居民交通安全意识较差,群众参与安全治理积极性不高为主要原因。同时桃源片区因为房价相对较低、环境优美,随着XX市宜居宜业城市的不断建立,聚集的教育资源较多,使得本片区居住人口较多,老人儿童较多,特别是因为距离科技园等大型智力密集办公区较近的特点,形成了老人陪伴儿童时间较长,而因为老人交通意识淡薄,公共空间不足,极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更为重要的是,因为XX市人口结构特点,外来人口较多,各社区来深带小孩儿的老人较多,受教育程度不一,交通安全意识参差不齐。而且,由于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程度较低,社区工作站承担了大量繁重的工作,社区教育的覆盖面不够,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这部分人员往往成为交通安全教育的盲点。(二)社区交通安全教育的难点。国内普遍的社区教育较为认同的概念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基层社区组织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为教育对象,以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和促进社区发展为宗旨,以服务于社区建设为目标,利用社区自身的第2页共5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