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阈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摘要]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愈发重要且将发挥更大作用。共同理想信念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通过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正确的文化观和文化自信及全球开放大格局的视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可以充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又能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大學生;理想信念[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20)08-0038-02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受中国时代变革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其中,理想信念教育更是受到冲击和挑战。只有坚持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从中选拔出优秀青年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做到真正补足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才能使接班人坚定地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高以共同理想信念为思想基础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中国的世界文化格局定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是国家未来战略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命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下思考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应思考的新课题。一中国语境下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软实力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主要以国际关系视角定义文化软实力,强调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及国民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力,在冷战结束后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与研讨并成为西方国家关系理论之一。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是在王沪宁引进后,在约瑟夫?奈提出的概念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和现实情况,涵盖价值观、伦理观、教科研事业、国民素质、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等方面。事实上,除了在国际舞台上塑造国家形象和维护国际合作良性竞争外,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价值是诉诸内的,是以文化本身所蕴含散发的柔性力量来统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思想认识、激发创造活力、提高全民素质,进一步为经济、科技、军事等国家硬实力创造健康的软实力环境。可以说“文化软实力是全部软实力的灵魂和经纬,软实力中各种要素的特质无不取决于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智力思维。”二共同理想信念是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是人的内在规定和人生方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需要最大限度地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凝心聚力,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中,以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维系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一)共同理想信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内核理想信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是作为社会发展总目标在精神领域的体现,共同的理想始终引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方向,稳居国家文化软实力体系中的核心位置。就历史实践角度来看,共同理想信念是凝聚社会成员思想,维持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共同理想信念就是实现中国梦,也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创造力,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再到“文化创新”战略和“中国梦”的伟大愿景,无不彰显文化的重要性,更是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而最终的落脚点始终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共同的理想信念。即使面临前所未有的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即使遭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攻击,共同理想信念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的地位和意义不容否定。(二)共同理想信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共同理想信念是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首先,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的实践形态,共同理想信念依靠人民自觉地捍卫与完善;其次,作为一种人生价值的远大追求,共同理想信念依靠人民自发地奋斗与付出;再次,作为一种价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