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用人及交往艺术市中区教师进修校蒋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电影《功夫》中台词一、领导的用人艺术㈠爱才1、求才若渴:刘备三顾茅庐,美、瑞争夺一个研究生白衣秀士王伦嫉贤妒能2、惜才如金:魏惠王与齐威王★辽圣宗游云州节度使送张俭★拿破伦:“我不愿为取金蛋而杀掉我的老母鸡!”魏惠王与齐威王一起出猎时,宣扬魏国有珍贵的珍珠,能照亮十二辆马车。威王表示,他对宝贝的认识与魏惠王不同,他看重的是人才。“我有个大臣檀子镇守南城,楚国就不敢来进犯,泗水一带的十二诸侯都来朝拜。另一大臣盼子镇守高塘,赵国就不敢到齐国边境的河里捕捞。还有官吏黔夫镇守徐州,燕、赵的百姓望着徐州北门、西门祭祀求福,申请迁移齐国的有七千多家。我派大臣种首治安防盗,结果路不拾遗,社会安定。这些大臣光照千里,何止照亮十二辆马车!”魏惠王闻言敬服。史载:辽朝统和十四年,张俭举进士第一,不久被派到云州(今大同)当幕僚,很受云州节度使的器重。一次,辽圣宗耶律隆绪到云州狩猎,云州节度使违例空手来见,圣宗不快。云州节度使却不慌不忙地施礼道:“臣境内无他产,唯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圣宗不便发火,就令张俭入帐,见他相貌平平,心中更是不悦,勉强赐坐。但谈及政务,立刻感到张俭不凡,十分高兴地带他回京荐于萧太后,太后叫张俭谈论世务,张俭连奏三十余事,事事中肯。于是,大加重用。后来张俭被封为韩王,为相二十余年,功著两朝。而那位伯乐——云州节度使的送礼方式也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㈡识才姜子牙识才“八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详;二曰究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向,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志。八证皆备,则贤与不肖别矣。”诸葛亮“七观识人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1、公正地看人:春秋晋国大夫祁黄羊“内举不避贤,外举不避仇”。宋朝宰相韩佗胄不用辛弃疾☆2、全面地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故事司马光:德才兼备是圣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无德无才是庸人,才胜于德是小人,先圣人次君子,再庸人,忌小人。德国将军:聪明懒惰当统帅,聪明勤快当参谋,愚蠢懒惰将就用,愚蠢勤快不能用。乱世重才,治事重德。3、历史地看人4、发展地看人刘劭在《人物志》序言中有这样的话:“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可见,“知人”才能“善任”,“善任”才能“兴业”。现代校长应有“举世皆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的识才慧眼。㈢育才1、严格要求2、创造环境3、提供机遇㈣选才:1、不能选用奉承者。秦桧格天阁郑仲百方德;罗曼·罗兰:今天的捧场就是明天的诽谤怯娇派,泼娇派,嗔娇派2、排除晕能效应。一俊遮百丑3、能说会道是人才。18元8角8分卢志文: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理事、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校长知人:“不惟资历看能力,不惟文凭看水平,不惟职称看称职,不惟既往看发展。”□校长识人: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以条条框框定取舍,不以“小恶”忘“大美”。□校长用人:“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墨子:“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本世纪三十年代末,陈云同志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时,有一篇著名的演说,里面提到用人之道的十二个字:一曰“了解人”,要全面、历史地看人。指出,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缺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优点的。所以,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二曰“气量大”,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要用,只有这样,才能成大事业。三曰“用得好”,上下互相信任,使下级敢讲话,敢做事,这样,就能使每一个人都肯负责,都很积极努力。四曰“爱护人”,热情关怀,多方面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