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政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含解析)【高频考点解读】1.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说出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明确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说明公民应如何行使选举权。2.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3.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加强法制观念,养成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习惯。4.了解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5.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和概括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6.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感受现代社会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力量,为确立民主意识打下一定的认识基础。7.知道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8了解我国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的含义(性质、地位和作用)和内容。9.能够说出基层民主自治的重大意义。10.了解公民的监督权,监督的对象、范围。11.知道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12.认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责任和意义。13.明确要负责任地行使公民监督的权利,合法地使用监督权。【热点题型】题型一考查民主选举例1、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候选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这种竞选方式的优点是()A.可以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B.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C.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D.适用于任何民主选举【提分秘籍】1.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都是利弊并存,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方式更好,要结合所处的具体条件加以界定。2.从候选人角度看,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但从选民角度看,不同级别的人大代表实行不同的选举方式,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3.选举方式的选择和确定要根据一个国家的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诸多要素来确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也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还不是很高,从这样的国情出发,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也有很大进步。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4.不同的选举方式的区别选举方式含义优点局限性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的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成员的选举方式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每个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举一反三】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选举制度也获得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选举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A.选举方式的选择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B.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C.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制约D.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制约【热点题型】题型二考查民主决策例2、(·全国Ⅱ,16)“”某地乡村的民主恳谈会大致经历了从公民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对话型恳谈,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决策型恳谈,再到参与政府财政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恳谈三个发展阶段。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表明()①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③公民参与基层政府预算决策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