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产业转移【文综地理卷·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05)】C4J1L2M1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年3月14日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正式向俄罗斯转交文件,承认号称“北冰洋冰极”的鄂霍次克海的中部5.2万平方公里的地带为俄罗斯大陆架。材料二俄罗斯目前全境内的农业用地总面积为1.68亿公顷,其中有近1/4耕地处于闲置状态,且租金低廉,这对俄罗斯而言不能不说是某种“浪费”。在中国就大豆供需缺口保持3000万吨的态势,去海外开发农场对中国的吸引力与日俱增。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和农民唱戏”的原则,鼓励到俄罗斯投资。目前,中国是在俄投资建农场最早、最多的外国国家。下图为俄罗斯部分地区图,表为俄罗斯两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莫斯科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电子、化学、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有色冶金、石油、天然气工业、森林工业等(1)推测鄂霍次克海成为“太平洋冰极”的原因。(6分)(2)中国积极参与俄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试分析我国在俄罗斯投资建设海外农场的原因。(10分)(3)比较莫斯科和乌拉尔两工业区工业结构的差异。有俄罗斯人想把图中乌拉尔工业区的冶金工业迁往圣彼得堡工业区,请阐述可能的理由。(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鄂霍次克海水温较低的原因、区域开发、产业转移等。【答案解析】(1)①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少;②受寒流影响大,气温低;③受冬季风大,降温剧烈;④海域封闭,与大洋的能量交换较少,温度低。(注:答洋流不给分、只有理由无分析得1分,任答3点,满分6分)解析: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等。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鄂霍次克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受千岛寒流影响大,气温低:靠近冬季风源头,受冬季风大,降温剧烈;海域封闭,与大洋的能量交换较少,温度低。(2)俄罗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①土地辽阔,地势平坦,土地租金低廉,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夏季水热配合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③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④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⑤交通发达,运输便利;⑥本国农业不稳定,市场需求量大。我国的原因:①中国人口众多,人地压力较大。②中国土地面积有限,且易耕地几乎开发殆尽,必须通过扩大海外农业规模,才能确保足够的粮食供应。走出国门海外寻求机会成为中国努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的积极举措;③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④农业技术资金等优势条件;⑤国家政策的支持(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⑥中俄关系友好,合作潜力巨大等(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方面任答5点,满分10分)解析:本题要注意审题,要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俄罗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二是我国开拓国外农场的原因及优势条件。俄罗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注意结合农业区位分析模板。我国开拓国外农场的原因及优势条件分析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来分析。(3)差异:莫斯科工业区:轻重工业都很发达(2分);乌拉尔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2分)。理由:①圣彼得堡临近波罗的海水陆交通便利;②接近消费市场;③技术力量较强(或工业基础较好)。(任答2点,满分4分)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莫斯科工业区:轻重工业都很发达;乌拉尔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圣彼得堡工业区临近波罗的海水陆交通便利;周边人口稠密,城市数量较多,接近消费市场;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力量较强,这些都是比乌拉尔工业区优越的条件。【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的知识点都是常考的知识点,此类问题的回答模式相对固定,但要灵活应用,不可直接套用,本题难度不大。补充: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易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土地资源:工业占地较大,必须有充足的工业用地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水源充足;还可提供廉价的水运。自然资源:先列出具体的资源,再评价其质和量,如种类多,储量丰富能源:能源充足(2)经济因素地理位置:(下面很多条件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