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课外)课后练习(17)1.台城①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②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注释]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②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1、这首诗以“台城”为题,其中蕴涵着诗人怎样的历史反思?答:2、结句“只缘一曲后庭花”显示了这首怀古诗高超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答: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渔家傲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答:2.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答: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雨寄北[注]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寄北:寄给在北边的妻子。1.“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的是怎样的景致?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思?2.这首绝句的结构和语言有何特色?请结合原诗作深入而简要的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秦楼月向子諲①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諲就生活在这个时期。②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1)“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内涵。答:(2)试从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答: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注】①谩:徒然、空自。(1)上片后四句写景,却景中含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其中包含哪些感情。(2)“碧山锦树明秋霁”的景物描写与整首词的情感是否一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阁夜杜甫①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注:①为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吐蕃入侵。李白、严威、高適等人均先后去世。②跃马:指公孙述,自立为天子。(1)前人称赞“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一联写得“伟丽”,请简要分析其妙处。(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甘州遍毛文锡①秋风紧,平碛雁行低②,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青冢北,黑山西③。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④。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⑤。[注]①“甘州遍”,词调。公元922年,契丹主耶律阿保机率兵南下,进攻定州,李存勖大破之,驱契丹出境。公元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这首词当为歌颂破契丹兵而作。②碛,原指浅水中的沙石,引申为沙漠。③青冢、黑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④蕃奚:多指西北方少数民族。⑤凤皇诏:天子的文告。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1.请结合词句分析“紧”“低”“齐”三字的表达效果。2.请指出下阕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加以分析。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沁园春·孤馆灯青①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②。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③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注释:①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